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林红梅
“‘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切实能促进转变粗放增长方式的长效机制,重要的是要从七个方面转变观念。”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九五”期间就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被提了出来,十年过去了,总体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化,存在着宏观强调热、地方落实冷;宣传教育热、社会反映冷;政府规划热、企业管理冷等现象。这说明增长方式的观念转变还不够。他说,要树立以下七大新观念:
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发展的政绩观。经济发展要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转变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上来;特别是政府要从亲自搞生产建设,转向公共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体制和政策环境上来。在片面强调GDP为政绩主要考核指标体制下,有的地方通过修大广场、大马路、大草坪等,做表面文章,但经济发展迟缓、财政经费紧张,政府负债高;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但是建立在生态遭到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矿产乱采乱挖、资源大量消耗的代价之上。因此,“十一五”的发展必须求真务实,不搞浪费土地、浪费资源的形象工程,不靠拼资源、拼环境来发展。
其次,要树立发展的成本、收益观。从发展不计成本、不讲收益,转变到发展要讲求成本,要计算收益上来。过去,我们一搞建设发展,只要把路修起来,把工厂建起来,把许许多多的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就觉得完成任务了。但是,不考虑花费了多少财力、投产后收益怎样、合不合算等成本收益方面的问题。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不改变,我国13亿人口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外能够供给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第三,要树立资源的综合和循环利用观。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生产和生活消费中,许多资源都是单一使用,一次性消费。一些生产过程产生的下游资源,也被当作废物排放掉。
第四,树立发展的聚集经济观。经济发展是人口、企业、市场、信息、基础设施等等在地理上的聚集过程,即城市化的过程。因为聚集使经济发展相对使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分工协作成本下降。世界上还没有因人口和生产力极为分散发展而成为现代化国家的例子。极不发达的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人口和生产力极为分散发展、城市化水平极低的地区和国家。过去许多地方的发展,家家点火,村村冒烟,处处污染,基础设施投入相当分散,而且使用率极低,形不成聚集经济,占地过多,大面积污染,就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收益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十一五”规划建设时,需要增强聚集经济意识,走规模化、成本低、易治理、占地少的聚集经济发展道路,防止分散发展给国民经济的未来造成损失。
第五,树立专业分工和竞争协作观。过去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意识,造成各地区发展结构重复雷同,企业内部工种繁多,企业、事业和党政机关办社会,使得地区内的产业都不能做大,都不能规模化;企业内的各工段也不能规模化,利用率低;企业、事业和党政机关内的设施不能充分利用,资源闲置。从经济学道理讲,分工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专业化可以提高效率,分工使竞争中需要协作,从而实现各个方面的共盈和收益最大化。因此,今后需要转变过去自然经济的大而全、小而全观念,树立在分工中合作的意识,以指导经济发展。
第六,树立用市场和价格机制调节资源利用的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政府主导、行政推进、宣传教育为主,还是市场主导、价格约束、利益调节为主?这是两种不同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观。节约资源,是以物的消费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源的消费,要支付成本。当某种资源消耗过多而供给有限时,其价格就上涨,价格上涨抑制其生产和消费的使用水平。并且当某种资源的价格过高时,促使出现节约甚至替代此种资源的技术,而传统技术和资源的价格过高,又使新技术的推广有了市场条件。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用发文件、搞运动的方式进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市场和价格机制。
第七,要树立科学民主决策观。过去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凭经验决策,凭一时兴致决策,凭个人看法决策,对项目的条件、市场、成本、收益,风险等不进行细致的可靠性研究,或者按领导意思进行研究,使许多项目一投产就亏损、一上马就报废。这种由决策不民主和不科学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是我国国民经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和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今后,各部门、地区和企业领导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凭借经验和好恶决策观,要向民主和科学决策观转变,把由于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