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6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铭记两岸同胞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和为民族解放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励两岸同胞团结携手,排除‘台独’分裂势力的破坏干扰,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湾与大陆社会各界都以自己的方式回顾和纪念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及价值的日子。
——仅以本文献给众多在历史长廊中为台湾重返祖国怀抱而贡献毕生的英雄们。
一、近代以来祖国大陆的积贫积弱使台湾成为“弃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自南宋时期被正式列入版图后,元、明两朝均在台湾设官建制。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1683年,清朝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至1885年10月,清光绪帝颁谕,始建台湾省。
18世纪中叶,当西方列强纷纷向外侵略扩张时,刚经历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也把殖民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台湾与琉球群岛相连,“控制了台湾,就可以扼住黄海、朝鲜海、日本海的航行权,可以控制他人的出入”。当时的日本正是看到了台湾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是处心积虑地把“征台”、“吞台”列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并千方百计地去加以实现。
1894年7月,日本借口中、日、朝鲜问题争端,悍然发动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甲午战争。面对日本先进的海战舰队,清政府中虽有爱国志士奋勇抗敌,也仍以惨败告终。次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款之外,更将日本“觊觎”已久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
二、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同心抗日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方面的和谈全权代表是李鸿章。他何尝甘心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于是在战败后奔走各国使馆,寄希望于列强干涉,但处处碰壁。当时清政府的很多大臣,为了阻止日本对台湾的占领,还想出了“抵押台湾”计划,即向英国借款2000-3000万,将台湾作为抵押。幻想着如此一来,日本会有所顾忌,不致贸然派兵进驻。
可惜的是,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失败了,《马关条约》签署后,日本随即派兵强占台湾。从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大陆转移到台湾,抗日军队的主力也从北洋军变为台湾人民。
台湾人民与日本侵略军的斗争连绵不断,从反占领斗争开始,历经反统治斗争阶段、地区性武装斗争阶段,直到1937年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爆发,台湾人民对抗日本军阀统治的事迹历历在目。北埔事件、苗栗事件、雾社起义等就是典型的台湾人民对抗日本军阀统治的鲜明例证。
1937年,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与祖国的抗日战争结合起来。“七七事变”后,台湾许多仁人志士冒着生命危险秘密返回祖国大陆,与大陆同胞一起,共同投身于中华民族的抗战大潮中;台湾著名爱国将领李友邦将军组织的“台湾义勇军”和“台湾少年团”,长期转战于大陆东南地区;厦门的求学青年自发组织了“抗日复土同盟”;上海台胞成立“中华台湾革命大同盟”;福建400余位台胞不顾威胁,纷纷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在此后的八年抗战中,台湾人民活跃于抗日斗争的各条战线,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被日本殖民者占领的50年,是台湾孤身抗敌的50年,是台湾人民英勇抗日的50年。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台湾人民没有屈服,在与日本殖民者进行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中,台湾人民同祖国大陆人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
三、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赢得了台湾的光复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声明废止所有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定,并“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宣告:日本必须归还所有“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在《日本投降条款》中明确承诺:“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上述文件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将台湾归还中国是反法西斯阵线各国的共同意志。亲历日本投降日的台胞这样回忆:“不知道怎么的,我们听到街上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看,舞狮舞龙的队伍都出来了,鞭炮也响成一片。”“日本人的住宅里传出一阵阵的哭声,大家都明白了。”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这一天从此被定为“台湾光复日”。当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兼原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投降书上签字,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版图后,广场上顿时掌声、歌声、欢呼声四起。“很多老百姓都把原来日本人禁止摆放的观音、关公、妈祖神像和祖先的牌位重新摆回外厅,更有人朝着西边——祖国的方向,点上香火祭拜宗族。”
四、台湾的未来无法自外于大陆
光复节这一庆祝台湾光复的隆重节日,在李登辉主政后,被逐渐低调处理,2000年民进党执政之后,光复节更在无形中被“蒸发”。在“文化台独”及“去中国化”的双重驱动下,“台独”分裂势力试图抹去人们对台湾光复的记忆,代之以大肆鼓动民众参与“2·28纪念活动”,以此加深台湾人民对国民党当局的仇恨,并偷换概念,灌输大陆与台湾的敌对意识。
令人欣喜的是,“台独”分裂势力的这些行径并没能阻决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两岸同文同种,拥有广泛、深远的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两岸之间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市场空间、技术水平、人文环境和行销经验等如果能得以有效配置,必将产生乘数效应,有助于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些是“台独”分裂势力再怎么刁钻狡猾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两岸经贸合作从单纯的台资设立基础制造业加工厂向高科技、高投入发展,不仅投资金额及投资领域在向深层次发展,投资形态上也逐步从资金流、技术流向信息流、人才流方向转化。两岸经贸交往的层次已到达新的高度。
根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台湾经济部门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5月底,两岸贸易总额达4381.8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输出715.08亿美元,自台湾输入3666.77亿美元),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已超过65568个,合同投资总金额为827.65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市场腹地。
除了经济贸易往来,两岸文化交流也是各领域中非常活跃、令人瞩目、影响深远的一个方面。两岸文化市场间各种大型活动及优秀项目的交流;文化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等,一再说明,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任何人都无法割断。
五、结语
随着祖国大陆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对台政策的不断优化,她提供给台湾的必定是一个广阔而和谐的发展空间。
值此台湾光复60周年之际,在回顾两岸携手抗击侵略者的同时,我们也以充足的信心展望着将来,相信在两岸人民共同的智慧下,中华民族的将来会成为全世界华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