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从来不曾出现过民族主义的观念,仅有的只是对一家一姓之王朝或华夏文化的认同。古代中国与其说是民族主义的,毋宁说是以文化为中心的普世主义的。[全文][评论] |
|
|
|
|
尽管中国的民族主义情感形式形成较早,大致在甲午海战以后就初具形态,但它的内容却迟迟不能“实”起来。[全文]
20世纪30年代 向现代化转型
经济政治的现代化形态已露端倪,但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和国家观念,未成为共识。[全文]
抗战爆发后
民族意识的觉醒,不愿做亡国奴、不愿中国文化从此灭亡的信念,推动中国精神横空出世。
|
“皇民化教育”
台湾人被塑造成天皇国家观念下的“臣民”,思想意识转向法西斯式的“皇国精神”。
国家观念的发展与大陆割裂
台湾人自始至终与现代国家的国民和现代社会的公民在内涵上有极大差距。
战争使文化认同呈复杂性
有的还带着满脑子“皇国思想”、有的不为各国接纳、回台湾又得不到社会认知。[全文] |
从以鲜血和头颅写下的抗日史诗,到民族认同上傍徨无主,胡太明心态的“亚细亚孤儿”,再到宣扬皇民炼成的小说“道”,台湾人的老中青三代在民族认同上,有三种不同层次。[全文][评论] |
台湾新当局上台之后,大力推行“软性台独”,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全文][评论] |
|
|
|
光复节一直是台湾每年必须隆重庆祝的节日,迄至李登辉主政之后,对光复节的纪念开始降温……
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期间,已经开始拒绝使用“光复”,而改用日本使用的“终战”概念。
2000年民进党执政之后,光复节被彻底取消,事实上,在相当程度上也已经产生了忘却历史记忆的效果。[全文][评论] |
|
扭曲历史是为“台独”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台湾当局所做的目的就是要将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搞成没有关系,借机突出台湾的“主体性”,并以“台湾认同”来否定和对抗中国认同…[全文] |
|
在1945年台湾光复时,台湾人欢喜庆祝,热烈兴奋地欢迎回归祖国,那种令人心神撼动、真诚狂热的场面,不仅欢迎的台湾人激动泪流,就是接收人员的心血也为之沸腾…[全文][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