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仲毅
【金陵晚报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南京六旬老人会唱23段南京叫卖”的文章见报后,本报开出的“留住南京的声音”的栏目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共鸣,同时也引起了老南京们的高度关注。
昨天上午,家住南湖的75岁的卜俊保老人打进电话说,他是个老南京,也是个民间“吆喝王”,现在已收集了70段具有南京本土特色的叫卖,还分成了四大类,比刘奎龙老人整理的还多。
不仅收集还诠释
昨天下午,当记者如约来到卜俊保老人的家中时,卜老迫不及待地将记者领进了书房。记者看到,在书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稿纸,第一页的首行写着“糖粥——藕”,下面写着“糖粥藕是老南京十分钟情的美味小吃,夫子庙的糖粥藕又是金陵小吃的典型风味,面涉南京的门东、门西。想当年每天下午三点钟要吃下粥(吃零食)时,就会传来阵阵‘糖粥藕’的吆喝声……”
原来,细心的卜老将每个南京叫卖的来历、缘由、制作方法等诠释得一清二楚。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收集,我总共收藏了70段具有南京本土特色的吆喝。”卜老告诉记者,他从前年就开始着手编撰整理南京叫卖,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曾拜刘宝瑞为师
“我原来是说相声的。”卜俊保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十分喜欢听相声,每天放学后他就会跑到夫子庙,听江湖老艺人说相声。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卜俊保被相声完全迷住了。
1951年建邺区文化馆准备在广场搞一场大型的街头文艺表演,卜俊保的侄子、文化馆演出队队员卜兆华向馆长推荐了叔叔卜俊保,搭档表演双人相声——买卖数。得到馆长的应允后,叔侄俩就开始忙活起来。
为了增加自己节目的内容,卜俊保想到夫子庙一位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他的相声不仅段子好,嘴上功夫更是没话说。在熟人的引荐下,“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就给了卜俊保一次机会,让他当面说一段相声,如果可以就收他为徒。
凭着自己十几年来对相声的执著,卜俊保不仅通过了师父刘宝瑞的考核,而且还得到了师父的真传。
用南京话说相声
经过30年的磨砺,卜俊保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业余相声演员成为了一名业余相声的“老鼻祖”。但是卜俊保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我是一个南京人,那么我可以用南京话说相声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卜俊保大胆地将自己的设想融入到现实的相声中。在一次演出中,卜俊保在开头的前三句台词:“大家好!我叫卜俊保。今天我来给大家说段单口相声!”用南京话刚一出口就让观众耳目一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卜俊保甚至还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大明星”。
首次试讲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以后的表演中,卜俊保都会在所表演的相声中穿插几句南京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卜俊保慢慢地就将南京话融入到自己的相声表演中。
剪了13年“金陵”
上世纪90年代初,相声出现了不景气现象,卜俊保的南京相声也遭遇了重创。他开始“移情别恋”将自己的重心从南京相声转到了具有南京本土特色的吆喝中,15年来,他收集了70段南京叫卖。
“说句实在话,我收集南京吆喝的初衷完全是受到金陵晚报的启发。”卜俊保告诉记者,除了爱好讲相声外,他还有个剪报的兴趣。从金陵晚报1993年1月1日创刊以来他就喜欢上了这份南京味十足的地方报纸,13年来从未间断过。
在平时的阅报过程中,他慢慢地喜欢上了“南京万象”这个本土味浓厚的栏目。平时只要是报纸上登有“南京万象”的文章他都会逐一剪贴起来。有一天,“南京万象”刊登了一篇关于南京吆喝的文章,卜俊保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想,既然吆喝是南京本地的一个特色,那么我可以将它整理出来进行表演啊!
于是,卜俊保就开始留心有关吆喝的所有文章,凡是碰到与南京吆喝有关的说法、典故等,他都会一一剪贴起来装订成册,作为日后编撰的一个重要资料。经过13年的细心整理,卜俊保有关南京吆喝的资料足足摆放了一个书柜。
想举办吆喝大赛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如果连最根本的地方特色都消失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卜俊保略带伤感地告诉记者,他曾经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希望能对南京吆喝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但苦于资金的问题一直未成功。
卜俊保说,现在无锡、常州等地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当地文化。为了尽最大可能挖掘出自己的特色,无锡、常州等地还经常邀请他去传播南京吆喝。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