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学生 从淮安走拢成都
本报记者 周牧 杨为为 摄影 李杨
江苏淮安的“暴走学校”——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的情况经本报3月14日独家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2月20日,210余名学生途经安徽、河北、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后,来到成都龙泉“安营扎寨”,在此做短暂停留后,他们将继续走下去。 该校的到来不仅在龙泉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就连双流中学德育处老师也前往观摩。明日,该校创始人徐向洋将做客本报值守热线,畅谈他的教育观。
学费昂贵 半年要交16640元
昨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学校驻地——龙泉桃源小广场。9辆大卡车不规则地停在广场上。车厢帆布上的标语十分显眼:“一千公里定人生,人生必须这一课”“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车前的路上,学校的“管带”正领着穿着迷彩服的学生们进行各种练习,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练太极拳,也有学生端着相机四处拍照。这群人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生气,数百名龙泉市民纷纷来到现场观看,对于这种奇怪的教育方式,大家议论纷纷。
“奇怪的世界”一名学生用圆珠笔在水壶带子上留下的这串字引起了记者的兴趣。经询问,这名叫徐厚李的14岁男生来自长沙。今年9月,他主动向父母要求到“暴走学校”读书。
“我是自愿来的,因为我管不住自己。”徐厚李说,像他这样自愿来的学生并不多,他感觉自己很习惯这里的生活。记者提到水壶上的字,他笑着称自己是写着玩的。
“学校里的学生大多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当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9岁。我们会根据他们自身的问题制定专门的训练方法。”现场的总指挥长管志祥说,学校里大多数人都是被家长“哄骗”到学校的,自愿来的学生很少。学校半年的学费就是16640元,到这里学习的没有贫困生。
现场观摩 名校老师称“另辟蹊径”
在现场,记者遇见一名特殊的观众,他就是双流中学德育处主任邓光伟。提到此行的目的,邓主任称自己是来观摩的。
“您怎样看待‘暴走学校’这种教育方式的?”记者问。“另辟蹊径。”邓主任说出4个字。他认为,教育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一直感到很无奈,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下,不少“问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人为善。“‘暴走学校’就是将一些脱离树干的枯枝绑回树干,让它们重新恢复生机。这也不失为一种教育方式。”最后,邓主任将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称为教育界突围的尖兵。
下午4时许,成都的杨女士专程从市内赶到龙泉,将儿子送过来,“我的儿子今年14岁,他没有一点自制力。我们希望他健康成长,所以一发现苗头就把他送来了。”杨女士指着车里的儿子说,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过来干什么,和校方谈好以后,她就把儿子送进学校。
评价不一 “缺乏自由”与“吃苦教育”
随后,记者采访了龙泉某职高的3名学生。提起“暴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几名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才不去那种学校,一点自由都没有。”学生张某的说法也得到同学肖某的赞同。李某则提出另一种观点:“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很奇怪,但如果对自己确有帮助,那就无可厚非。”
在接受采访的市民里,中年市民几乎持同样的观点: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吃点苦是应该的。市民朱先生的说法也很有代表性:“虽然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可取性,但毕竟只针对少数特殊的孩子,我们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所有的孩子。”
·新闻背景·
徐向洋和他的“暴走学校”
今年3月5日,本报记者曾跟随准备加入该校的两名四川学生到过江苏淮安。当时,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的创始人徐向洋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44岁的徐向洋人生经历颇为丰富,当过知青,参军后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后,徐向洋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却成为一所职大的英语老师。至于辞掉工作成立“暴走学校”,徐向洋称是问题儿子启发了他。徐向洋的儿子徐天歌读小学时的外号叫“徐十分”,意思是考试成绩每科不超过10分。徐向洋在一次家长会上意外地得知儿子的外号后,一怒之下让儿子退了学!从此自己承担起了教育儿子的责任。在他的训练下,徐天歌先后学会弹钢琴、绘画。2003年,徐天歌被南京的晓庄学院美术专业破格录取上了大学。徐向洋称,儿子的转变让他坚定了一个看法,很多“差生”其实并非不堪造就,只要帮助他们切实改掉毛病,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样可以成才。
对于工作室“1000公里定人生,人生必须这一课”的口号,徐向洋说,长途行军是学校教育训练的重要形式。用这种方法对普通学校中一些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不学好,令教师家长头疼心烦的“差生”进行军事化教育训练,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等孩子们经过艰苦跋涉到达目的地后,成就感就会终身难忘。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有畏难情绪。
“我们学校的教育是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惩罚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灵活运用。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并不缺乏关爱,缺的是当头一棒。必须有点惩罚教育,才能让他们改变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徐向洋说。
明日下午,徐向洋将应本报邀请值守热线,回答市民关注的问题,向市民们介绍他的教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