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松原讯(记者任飞霖)曾经为了教孩子识字,松原市民张先生收集烟标当教具。经过20年的收集,他手里已有各类烟标7000余枚,成了一个烟标收藏爱好者。
昨日,记者在张先生家见到了他收藏的7000余枚各式各样的烟标,有上世纪20年代的“老刀”、上世纪80年代初的“金葫芦”,还有“文革”时期的“大建设”、“大生产”等等。 张先生告诉记者,1986年,因为自己当时的工资有限,不能为孩子买太多的儿童读物,他就产生了收集烟标教孩子识字的想法。没想到几年后,不但教孩子识了不少字,他也开始喜欢收藏烟标了。
张先生很有成就感地告诉记者,建国以后,全国各省市卷烟厂各个时期生产的香烟烟标在他这里基本都可以找到。“这个是我用本地特产的‘人参’烟标向新疆一位朋友换来的,像这类烟标是我按照花鸟分开的,另外几本是按照人物、风景名胜等区分的……”
“香烟的价值一般以软、硬和品牌来划分,但烟标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的香烟,其烟标的价值越低,还要看烟标品相、存世数量和年代是否久远。”张先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