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一直是牵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羁绊,消除贫困也一直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可一段时间以来,“扶贫”这个原本分量很重的字眼,被一些人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钱”,这实在是对扶贫工作的一种曲解。
下乡采访,曾听一位农民说:“有吃的,没花的,就怕摊上个得病的。”所以,每当提及扶贫,就会让人想到那些因缺钱上不起学的孩子,想到因缺钱看不起病的百姓,想到辛苦一年而拿不到工钱的农民工……简单、麻木、敷衍、截留,感情淡漠、道德缺失、责任心不强等等,这些都成为贫困的毒瘤、富裕的杀手。2005年12月26日,省委第十八批农村工作队定点扶贫已经进点。2006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坚持科学发展,遵照“两个趋向”,贯彻城乡统筹,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应是扶贫工作的主旋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我们在扶贫实践中,只有转变扶贫观念,创新扶贫方式,提高扶贫质量,才能收到实效。
“主辅换位”———变“扶资”为“扶志”、“扶知”,增强自主脱贫能力。扶贫济困、送钱送物确实解决了不少困难群众的当务之急,但这决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手段。扶贫开发是需要国家的投入和社会的帮助,但最终还是要靠增强和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思想和认识是方向,文化和技术是两翼。治穷必先治懒、治愚,要倡导和鼓励困难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甩掉等、靠、要思想,立足“主辅换位”,让贫困群众自己树立起摆脱贫穷的信心和勇气,开阔视野,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依靠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走向富裕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最终也是为了人。因而,扶贫要与优生优育、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改善人口结构,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质量,尤其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素质,这是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内外互动”———变“输血”为“造血”、“养血”,激发致富创新活力。针对扶贫资金的有限性和扶贫任务的艰巨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扶贫工作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地区“造血”的活力。坚持开发式扶贫,就是要在“输血”的基础上,提升“造血”“养血”功能。只有内外互动,内动变主动,内动变自动,才能看到消除贫困的希望。近年来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返贫现象,就是“造血”功能不足,一旦“输血”的针管拔掉,自我生存就成了问题,再加上扶贫资金投入分散、到位不够,同样也影响着“造血”功能的快速形成。实践证明,整合扶贫资源,实施重点支持,既能解决温饱,又能巩固温饱,是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和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远近结合”———变“求快”为“求实”、“求稳”,凝聚协调发展合力。下乡扶贫对于每位队员来说,进驻扶贫点也就一年的时间,用一年的时间真要解决穷困问题,实际上很难。多少年的穷根,一下子要拔掉,确实不是件易事。修一条路、打一眼井、盖一所学校、搞几个大棚……这并不是脱贫的标志,更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部。我们应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建立起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帮助当地寻找到长远发展的突破口、特色优势和潜在优势。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不可能说新就新、一蹴而就,因而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事无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扶贫既要考虑当前,更要放眼长远;既要看重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康梅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