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日报1月6日讯 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经济浪潮的洗礼,使陈集乡青年农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近年来,该乡有不少新婚夫妇一门心思闯市场,先创业后生娃,把晚育当作时尚,把致富列为“热门”。如今该乡在北京、上海、南京、厦门等地搞经营、建筑、拆迁、蔬菜种植等的新婚夫妇近百对。
该乡赵元村退伍军人王迪,转业后踏上打工的历程。他在蚌埠做搬运工,专门为厂家装卸零碎的布匹,脑瓜灵活的他在做这项工作的同时,渐渐寻觅出了一条商机,一些市民和客户喜欢那些厂家不用的碎布头等下脚料,用于加工枕套或装饰物品。于是,他多方筹资搞起了销售碎布头经营。在生意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爱情也如期而至,他得到了一位名叫英子的姑娘的芳心,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俩新婚之夜瞒着双方父母订下协议,“先创业后生娃”。如今王迪已在蚌埠市买了房,成为资产逾百万元的个体老板。同时,他还带动乡里20多名青年农民从事此种经营。
四门村青年农民陆红利夫妇婚后在村里开了个“夫妻店”,由于货物齐全、服务热情、经营有方,开业时间不长就赚了一把。婆婆看到儿子、儿媳小日子越过越富裕,却没个孙子抱抱,心里急啊!她哪里知道,儿子、儿媳肚子里的“小九九”。攒了大笔资金后,夫妻俩又买了一台福田牌联合收割机和一辆自御农用汽车搞多种经营,成为村里数得着的富裕户。
目前,活跃在陈集乡乡村交通网上的“小夫妻车”有上百辆,各类“夫妻店”遍布乡村,先创业后生娃已成为全乡青年农民的时尚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