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01年以来,我省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五”前四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1%,2004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9.6%。城市是孕育文化的摇篮,更是增长的引擎。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出现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工业品两个过剩,第三产业缺乏强有力的需求拉动,根本制约因素在于城镇化滞后。 城镇化已成为制约地区竞争力的巨大“瓶颈”。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省委、省政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特色城镇化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全省发展的战略要点。“两会”代表委员对此寄予厚望,连日来为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纷纷建言献策。
告别千城一面 迈向深度城镇化
背景
我省22个城市中,有11个属于资源型城市。2003年,我省城镇化水平为38.8%,而工业化水平已达到48.55%,资源型工矿城镇的特点导致我省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水平。“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城镇化发展最忌‘千城一面’”,省人大代表、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复明,曾参与起草《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纲要》,他认为要深刻理解“特”的内涵,一个城市,不但外在景观和格局要有个性化元素,还要从城市的定位和产业发展上寻找自己的特色,有了各自的特色才有各个城镇合作发展的机会,才有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特色城镇化的“特”,实际意义在于整体塑造区域竞争力,突出城市的职能特征。张复明举例,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纳粹将华沙烧成瓦砾场,为什么能够很快得到重建?因为区域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两城的不可替代性。反观一些资源型工矿城镇,靠高强度开发和重大项目布局而成,生产型功能突出,生活型、文化型功能薄弱,矿竭城衰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国外甚至出现了废弃的“鬼城”。张复明说,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压力,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这条路。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工矿城市的深度城镇化迫在眉睫。他强调,要转变以开矿开发代替城镇发展的观念,迅速拓展城市的其他功能,使城市真正回归到区域中心的本来面目。资源接近枯竭的老工矿城市,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人口集中只是城镇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更才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张复明意味深长地说。
打造都市圈 从竞争转向协作
背景
太原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近年来在我国城镇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100强中,太原名列第43位。打造太原都市圈,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太原都市圈将以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为核心区,包括内外两个圈层,国土面积31199平方公里,人口965.8万,GDP945亿元。张复明代表形象地说,如果把山西城镇化发展比喻成一条巨龙的话,太原就是“龙头”,扬不起“龙头”,巨龙将无法腾飞。“城镇化不光是打造一颗颗城市明珠,还要善于将它们串成一条华贵的项链”,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副市长乔亮生分管规划和城建,他指出,“打造都市圈,不单单是加快城市扩张,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的提升,即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效应。”“这有赖于各城市间的相互协作和共同提高,”张复明代表指出,反观太原都市圈内多数城镇,缺乏合理的职能分工,经济竞争多于产业合作,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各自为政,造成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甚至导致邻近城镇的相互污染。张复明强调,在都市圈内,城镇之间的关系要从竞争转向协作,在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实现一体化和错位发展。以太榆一体化为例,在行政区域调整前,要尽快实现两地在公交、电信、金融等领域的“同城化”,及一些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的共享性和统一建设;接着就是职能整合,统筹管理,良性竞争。“在一个都市圈内,总不能去趟榆次还得交‘买路钱’,打个电话还得拨‘0354’吧?”张复明“幽”了一默。
打破制度樊篱 农民进城当市民
背景
闻喜县东镇虽不大,但因为有海鑫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年缴税金近5亿元。然而,一些统领上万员工的“大老板”,其身份还是农民……“龙头”不扬,固然无法腾飞,“龙脊”塌了,更为可怕,以大运线为轴心的小城镇建设就是山西城镇化的“龙脊”。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村委副主任姚建民指出,小城镇担负着扶贫移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重担,要尽快打破制度樊篱,填平政策鸿沟,整合城乡资源,疏通城乡联系的渠道。姚建民指出,小城镇建设应以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为中心,小城镇集聚效益差,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国家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以及生存环境统筹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鼓励农民进城当市民,就不要轻易在农村发展工业”,姚建民说,“城乡应当各得其所、共建共荣,小城镇建设好了,也为农业集约化铺平了道路。”本报记者田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