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tom.com 2004年11月26日16时13分来源:人民网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目标,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是我们党在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识的又一次重大深化。 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和事业发展要求,人民政协具有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高举团结民主旗帜的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优势和重大使命,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各级政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的工作要点和重大任务。
一、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民政协这一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统一战线是我们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法宝。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对广泛调动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全社会强大生机和蓬勃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在政协组织中,包括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界别的各类人士,虽然在政治利益、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能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共同围绕一个大目标团结奋斗;能超越分歧,凝聚人心,把各族各界、海内海外所有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实现广泛团结、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民政协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政党制度的稳定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旧中国一度照搬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后来国民党又实行一党专制,结果是国家分裂、民族罹难、人民涂炭,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了无生机、衰败不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建国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这种制度什么时候坚持的好,什么时候国家安定和谐,社会欣欣向荣,反之,则是万马齐喑,社会动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展人民政协事业有利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的特点和优势,巩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基础,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民政协这一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及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公平和正义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协调社会利益,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并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有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种是投票选举表决,少数服从多数;一种是民主协商,广开言路,兼听博纳。人民政协作为后一种民主形式的平台和载体,其协商机制之于中国社会利益的整合意义重大。这种民主协商体现着广泛团结,顾全大局,代表多数并且照顾少数,以求获得最大程度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一种发扬民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自我调控的方法,是党和国家创造的一种政治文明,与另一种民主形式相辅相成,能更加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最大的政治优势。人民政协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感召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建言献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人民政协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积极建言献策。作为欠发达省份、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老工业基地,山西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促进山西和谐社会建设,根本上讲,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兴晋富民,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同时要高度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诸如地区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等。近两年,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课题深入调研,为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履行职能,建言献策,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肯定。最近,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这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途径。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发挥优势,献计出力。
(二)坚持以共同奋斗的大目标,凝聚人心,聚集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和谐的突出标志,就是理念价值取向,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它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成为推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今时代,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大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政协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努力发展共同大目标下的大团结。要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多党合作的协商机构和各界代表人士发扬民主、参政议政的活动场所的作用,拓展协商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努力营造和保持统一战线内部团结、和谐、民主的合作共事关系。要按照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和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精神,通过平等的协商来沟通思想,增进共识,积极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努力增进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的优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切实做好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工作,做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工作,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要把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研究、探索与他们联系、沟通,做好他们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重视发挥政协界别作用,通过加强和探索界别活动的方式、方法,吸收、容纳新阶层,努力扩大充实统一战线的队伍。
(三)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关系,就是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参政议政的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作为建言献策的基本依据,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还存在许多制约甚至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因素。比如,由于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不断增加;价值观念多样化深入发展,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干群矛盾还一定程度存在。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上通下达、联系面广、代表性强的优势,畅通民主渠道,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及时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情况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特别要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多渠道和多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发挥好人民政协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扩大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以及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要充分利用民主监督的手段,监督和制止种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依法保护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创业热情和合理的政治诉求。努力维护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