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玲)文物建筑修缮队伍中鱼龙混杂的现象有望得到控制。在昨天召开的“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智能检测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会”上,上海市文管会地面文物保护处处长谭玉峰透露,今后,无资质的装饰装修公司想修缮文物建筑,将连门也没有,上海将为文物建筑修缮设门槛,从7月份起,相关资质认定工作将启动,年内上海将出炉首批若干个文物建筑修缮正规军。
市建工集团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松告诉记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修缮文物建筑的施工企业是不需要有资质的,只有一个修旧如旧的原则,随便修,但由于理解的差异,对文物建筑,往往不是修缮,而是一种破坏。”
据介绍,根据修订后的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建筑修缮设计甲级、施工一级资质由国家文物局颁发,上海只能颁发文物建筑修缮设计乙级、施工二级资质。今年7月份,上海文管委将向社会推开文物建筑修缮资质认定工作。“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首批获得资质认定的单位,将不求数量过多。”
谭玉峰透露,最终评出的有文物建筑修缮资格的单位,必须具有文物保护意识,有文物建筑修缮保护技术,文管部门还会对施工人员进行文物保护上岗培训,施工人员有了上岗证才能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