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近百万元,输油管从地下15米穿过钱山漾
一边是工程建设,一边是文化遗址,如何两全?湖州就遇到这样的难题,正在建设的金嘉湖成品油输油管线,偏偏“邂逅”了湖州钱山漾遗址。最后,工程建设作了让步———施工单位多掏近百万元,修改了原来的设计,管道从地下十几米深处穿过钱山漾。
金嘉湖成品油输油管线是华东第二条能源大动脉,从上海金山至湖州苏台山油库,全长157公里的输油管有约1/3在湖州境内。更巧的是,有200米长要横穿钱山漾。而钱山漾遗址是入围“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在文物界可谓举足轻重,如果按原先计划进行开挖,必然破坏这里的文化层。
重点工程不能停,文化遗址要保护,施工单位可是伤透了脑筋。文物部门专家考察后建议,采用定向顶管穿越技术,也就是说,在地面以下10至15米进行深度穿越。虽然从地面直接开挖改为地下穿越,只有短短的200多米,成本却要增加近百万元,而这笔钱只能施工单位自己掏。
昨天,湖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吴马林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只有这样做才能对钱山漾遗址没有丝毫影响,因为它的文化层集中在地面2米至3米左右,最深也不会超过5米,在地下10米至15米“做手脚”没事。
吴马林说,现在湖州市的每一项建设工程,都要经过文物部门的前置审批,在各类基本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都会由文物部门先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这也是在全省率先实行的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基本上都是工程建设的设计进行变动,“让”着文物保护。比如,即将兴建的湖乍铁路在线路设计时,湖乍铁路“遇上”了陆心源墓园,这座始建于清代的古墓葬墓园结构十分独特,是市文保单位。建设单位最终决定舍近求远改道而行,足足兜了一个大圈,花了不少“冤枉钱”。
再如,为了避免对“双林三桥”原始风貌的破坏,湖嘉申航道改建工程也不惜多花8000万元的巨资,重新开挖一条新河。
(通讯员吴建勋记者葛辉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