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所谓私彩,是私人彩票的简称,它通常指未经政府批准但却在地下渠道流通的彩票。正是因为投资2元就可能赚到12000元或18000元的买卖让海南私彩屡禁不止,私彩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 |
学者称政府不作为是私彩泛滥的根源
海南私彩泛滥已成产业
投资2元就可能赚到12000元或18000元,“无本万利”的买卖让海南私彩屡禁不止,私彩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
“今天又是星期二,是七星彩开奖的日子……我走在街上,看到街道两旁都围着三三两两的人,一些小卖部的门前围满了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学生。他们都在研究彩票。 ”2006年9月5日,李雄(化名)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如此说道。
李是海南省儋州市人,是一名有7年购买彩票经历的资深彩民,他所热衷的彩票,如今在海南本地俗称私彩。李雄说,私彩是政府强加的称谓,以前“不管是公家卖的还是私人卖的,都是彩票”。
所谓私彩,是私人彩票的简称,它通常指未经政府批准但却在地下渠道流通的彩票。
据新华社8月27日报道,海南私彩泛滥,屡打不止。虽然海南省屡次开展打击私彩的专项行动,但是打击之后,私彩总是卷土重来。
而另据海南本地媒体《南国都市报》的报道,8月28日上午,文昌东阁镇宝芳办事处一名男子购买私彩,后因兑奖时与卖私彩的人发生争执导致猝死。
8月末至9月初,记者对海南省海口市、琼海市、三亚市、儋州市、定安县等多个市县的私彩市场进行了了解,对这条长期存在的地下产业进行了调查。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 庞皎明
私彩产业链
目前流行于海南的私彩是以国家体育彩票为载体,但规则、赔付额及中奖概率不同。近十多年来,海南社会经济生活中,私彩是一道独特的景观。之所以说独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屡遭打击但很快就会“死灰复燃”;第二,几乎全民参与,“罪与非罪”在社会各阶层中看法迥异;第三,私彩业已成为产业。
“主要是它已经形成了产业,所以会长盛不衰。”李雄说,在这条产业链上,各个分工现在已经呈现出来。
李雄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在私彩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提供资本的老板;在中游,有包括彩票代销者、“打规律”的“大师”、提供彩票印刷产品(如彩码、彩经等)的人等各类中介人士;产业链的下游是彩民。
海南彩票市场始于1989年,当时,为了募集资金建设公益事业,经国家批准,海南省在建省初期掀起了买卖彩票的热潮。而当下被业内人士称为私彩的,大约始于1990年代初期。
当时,时任新加坡华洋国际投资公司副总裁白秀华与海南省信贷投资公司合作,先后在海南省发行了爱岛建设大彩券1989年发行,俗称大彩和公共建设彩票1992年发行,俗称小彩。由于彩票市场火爆,白秀华被海南彩民称为“白小姐”,白被誉为“海南彩票第一人”。
1994年,国家开始整顿彩票市场,海南省政府亦全面接管市面上发行的彩票,同时暂停彩票发行。至此,“白小姐”不再参与海南彩票的运营。然而,也正是从那时起,民间开始流行以“白小姐”为名设立的私人彩票,这些“万字票”的玩法,最初是参照广东省体育彩票的开奖号码。坊间传闻,海南第一位私彩庄家即“白氏姐妹”。
“那时,‘万字票’风行海南各地,现在私彩也有原来的玩法。”林老板是儋州市那大镇人,从1996年经营彩票至今。目前,他手中共有6张‘万字票’卡。“这些都是帮大老板卖的。”他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解释说,自己只是私彩代销者,背后还有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