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鸟的共生共存
11年过去了,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鸟的种类多了、数量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捕杀鸟儿的事件基本消失,人与鸟在这里共生共存。
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局长韦晓彦介绍,1995年保护区首次记录发现6只大鸨,这一数字到1998年已达到52只;1997年记录发现黑鹳3只,2000年曾发现5只;1998年首次记录发现33只小天鹅,1999年11月26日记录发现三小群527只;1995年记录灰鹤247只,1999年记录发现353只.……这些数字几乎每年都在增加。
保护区村民对鸟的保护意识也逐步提高,救助受伤鸟儿已在当地村民中变成习惯。
2003年,白鹤镇一村民在自己地窖中发现一只受伤的雕鸮,村民发现后立即和当地派出所联系,马朝红和同事一起赶到将雕鸮接回救治。
2004年7月,马朝红接到村民电话称一白天鹅受伤,于是连夜赶到事发地,将天鹅抱回林业局救治,“天鹅可重,我抱它一路,还得用一只手抓着它的脖子小心被啄。”
当地村民和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每年冬天成群结队的豆雁到村民的麦田里吃麦苗,村民也只是在田地里扎一些假人,却从不伤害它们。
常年巡护在黄河滩上的张会端老人告诉记者,这年鸟在孟津段捕鸟害鸟的事情基本消失,巡护员的工作也从最初的阻止害鸟事件发生变成“寻找是否有鸟儿生病,发现禽流感疫情及时上报”。
保护区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让吕继伟无奈:黄河上一些人四季都在挖沙,冬季鸟儿迁徙,挖沙的噪声和污染严重影响鸟儿的生活;保护区外有一家餐馆经营野味,管理局没有执法权去查禁……
看着渐多的鸟儿,看着村民对护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马朝红和同事们感到欣慰,今天的这一切也正是保护区当初成立的目的所在。(郑州晚报记者 宋振科 王梓 自河南报道)
三河湿地的若干生态样本
水土流失带走了黄河流域大量肥沃的土壤。在破坏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同时,加速了人们不合理的垦荒,恶性循环导致湿地面积持续萎缩,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屡屡受到威胁。一方面是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一方面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重重矛盾。
黄河生态的林业样本
秦岭以北七市65县,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
吴起县是陕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每年流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据说有超过8亿吨来自这里。
“现在你再看”陕西省林业厅退耕还林中心副主任毛陇萍指着卫星云图的显示告诉记者,“颜色最深的就是吴起,像一只漂亮的绿蝴蝶。”今年夏天,毛陇萍陪同一批江西来的客人去陕北旅游,客人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黄土高坡,感到很遗憾,他们说,除了缺水,陕北跟山清水秀的江西没有多大区别。
包括吴起在内,在陕西秦岭以北的榆林、渭南等七市65县,是我国风沙区由北向南的侵袭和过渡带,风蚀、水蚀交替危害,也是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和入黄泥沙的粗砂源区。资料表明,水土流失和沙化超过455公顷。
陕北造林运动 连续三年复种方达标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在黄河流域实施防护林计划,构筑了黄河沿岸生态经济防护林,“北锁风沙、东治黄河、南防水土流失”。陕西同步实施了三河湿地生态经济防护林,关山水源涵养林等九大片。不过跟长江防护林的自然条件不同,黄河流域的防护林面临更多问题,陕西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站长吕复扬说:“比如在陕北,每年降水平均在400毫米以下,有效的降水更少,春季造林需要水的时候,干旱、风沙,八月到十月,雨量集中占到全年的80%,而且以暴雨形式出现。种植的树苗需要连续三年复种,才能完全达标。”
造林运动的结果是,每年减少黄泥沙1.3亿吨。植被恢复很快,不过野兔和老鼠多了起来,当地的人们都很发愁。
黄河生态的湿地样本
被无度垦殖,三河湿地环境遭破坏
黄河在陕西境内出峡谷,到了韩城、大荔、合阳地带,突然开阔起来,形成了大片湿地,其中就有列入中国重点湿地名录的三河湿地,陕西人说它是湿地中的“白菜心”。
七八年前,陕西林业厅宣教中心主任关克第一次去那里拍照,见到很多鸟,以后他每年都去,鸟类却陆续减少。“不过这两年又有增多。”
三河湿地保护区包括合阳黄河保护区,三河湿地保护区,因为沿岸淤堤比较高,沼泽荒滩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陕西省天然的渔业区之一,1980年代以来,合阳、大荔、华阴几个县还搞挖塘抬田的大规模工程,改变地貌,大大小小的鱼塘超过1000公顷,生态平衡遭破坏。加上近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大坝搬迁的移民陆续返迁,就地开垦,作为湿地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林网、林带被砍伐殆尽。随之而来的是无度垦殖,湿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从有人吃肉到自觉抢救,农民意识发生质变
此外,人为猎杀也使水禽数量明显下降据陕西省林业厅保护处处长王万云介绍,在黄河湿地集中的渭南,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鹳、黑鹳、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还有灰鹤、鸳鸯、蓑羽鹤。另外还有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白鹭、小白鹭、斑头雁、苍鹭、草鹭。2001年—2003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王晓卫沿河岸以河心岛、滩涂地及人工池塘为观察点调查发现,三河湿地区域内有冬候鸟31种,旅鸟15种,还有夏候鸟和留鸟,冬候鸟和旅鸟组成湿地鸟类主体。
陕西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铁锁认为,三河湿地是黄河中游河段最大的干流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在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鸟类中,丹顶鹤至少26只,灰鹤中群至少1300只,大鸨258只。最近几年没有精确统计过。
“可以肯定的是,湿地保护区的物种在增加。”程程铁锁说。曾经有落下和受伤的鸟,被农民自觉救护。”从有人吃肉,到现在的抢救,这是一个质的转变。”
提供食料却破坏湿地,渔业养殖成双刃剑
在陕西三河湿地范围内,滩地鱼塘开发很快,合阳东王和大荔华原一带都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水面养殖、莲池等,成为双刃剑。一方面鱼塘能给栖息的水禽提供食料,一方面又影响湿地。有些动物依赖沼泽、池塘滋生的水生生物生存,有些动物以小杂鱼和水草为生,取缔鱼塘也有影响。
陕西省林业厅动物保护站高级工程师雷盈虎解释说,湿地中物种的生存,是根据该地段脊椎动物的生态位、生态关系决定的。取缔渔业自然有损失,不取缔也难免有问题。拿渔业被鸟侵害来说,大白鹭、红嘴鸥等,往往10只—160只一起活动,十来亩大的鱼塘瞬间就可以覆盖,越冬鱼苗被捕食一空,引发渔民对立情绪,出于报复,有些养殖户悄悄在池塘边放置上毒药饵料,甚至偷猎水禽。
陕西省林业厅保护处副处长周灵国向记者表示,今年已经统一部署,要求撤销湿地内的渔业,并停止所有乱开发行为。
但动管站高级工程师雷萦虎说,完全停止渔业养殖也是问题,湿地本来就具备多样性,才能满足动物所需要的养料和食物。保护和开发尽量不要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没有了生物,鸟儿也要饿肚子。(郑州晚报记者 王杰 自陕西报道)
黄河三角洲:下游鸟类的典型湿地与生态
从河南荥阳界碑向下至山东东营市,按照水利部门的划分归属黄河下游,资料显示,活动于这一地带的候鸟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其他鸟类种群也十分齐全,数量庞大。盘踞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一直是这一区段鸟类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湿地,与黄河流域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东营入海口恰好处于由澳洲与中国东北、俄罗斯之间的直线上,这条线路,恰恰是全球候鸟迁徙最频繁的线路之一。
中意的食物,不一定能留住越冬的大鸨
朱书玉将铅笔指向保护区地图的右侧一处标有鸟形图案的地方,说那里就是前年和去年连续发现有大鸨的地方。但在今年,这种珍惜的鸟类还没有看到。
在历史上,河南和山东都是大鸨的过冬地,这种繁殖地在蒙古草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入冬都要飞越中国北方到黄河流域甚至更靠南的地带越冬。
1997年一次罕见的风暴潮,对于三角洲的大鸨来说是一场浩劫。三角洲附近的农田都被演了,海水退去,昔日的麦地、河汊和野豆变成了柳林和盐碱地,大鸨最喜欢吃的麦苗以及它们熟悉的苇荡、碱蓬中的栖息地都不见了。随后,大鸨的数量急剧减少,有几年甚至看不到。“2004年,情况突然又好转了。大鸨开始成群出现,大概在60只上下。”朱书玉说。一些人认为,这可能跟保护区周边百姓当年多数种植小麦有关,大鸨又发现了它最中意的食物。进入2006年,三角洲附近数量并不大的农田多数改种棉花后,“大鸨又不见了”。
“左右鸟类停留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还是食物。”朱书玉说,他同时表示,情况可能也没有这么简单。朱书玉曾经去过内蒙古与东北地区的草原,“那些大鸨赖以生存的繁殖地,现在多数已经被村庄和牧场所占据,这些大鸟必须找到安全的地方才会产卵,否则,也许再过几年,这里有足够它们爱吃的食物,也不会吸引它们了。”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