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在重庆奉节的一条山间公路上,一辆越野车艰难地行进着。窗外,山林的颜色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变化着,越往山顶走,绿色越少,黄色越多。车内,成都军区驻渝某通信总站扶贫开发小组的官兵,默默地看着这熟悉而美丽的风景,一次次跋涉这条山路的经历在脑海里鲜活起来。
| |
这里是奉节县的长安乡。几年来,该通信总站扶贫开发小组的官兵先后9次翻山越岭,深入挂钩扶贫开发点——长安乡的村村寨寨,帮助身居深山的群众脱贫致富。从2000年3月开始,总站扶贫开发小组每年从各村选拔一批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到重庆市学习科技种植技术,共为长安乡培养了73名种植致富能手。村民王小亮学到科技种植技术后,引入适合高山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当年玉米产量提高了30%。第二年,全村都种上了他介绍的良种玉米,全村增收25%。
2001年底,扶贫开发小组在考察中发现,在带领群众实现温饱之后,长安乡的干部对下一步该怎么走感到迷茫。为此,总站联系驻地著名的亿元村——重庆市高新区的高庙村,将16名长安乡的乡、村两级干部带到村里考察。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开窍。短短的5天考察学习,乡村干部们收获颇多。这批村干部回到村里后,纷纷找准了各村的优势:有的村搞农产品加工,有的村种植珍贵中药材……两年后,长安乡整体脱贫,有好几个村的收入成倍增长。
2005年,总站扶贫开发小组还带着重庆市农科所的专家深入长安乡各村实地考察,专家们结合当地的土壤、海拔和气候,为125个贫困户开出了脱贫致富的药方:海拔800米以上的养长毛兔,海拔800米下的种脐橙。为解决种植养殖的启动资金,总站捐资帮助46户村民发展脐橙种植;帮扶40户村民发展长毛兔养殖。今年,脐橙已经成林,明年有望挂果。养长毛兔的人家已经尝到了赚钱的喜悦,有12个家庭年收入超过了万元。
以前,长安乡没有公路,群众祖祖辈辈都是靠肩挑背扛进出山沟,当地虽盛产党参、蜂蜜,却无法出山换钱。要致富,先修路。于是,总站筹集20万元资金打通了通往邻县的乡村公路。从此,长安乡的党参、蜂蜜源源不断地运出山沟,仅这一项,就让当地群众年人均增收200多元。长安乡的群众都叫这条路为“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