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贵阳市南明区关注贫困弱势群体,通过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社会救助和吸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措施,全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氛围。
城乡低保覆盖率达100%。南明区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的着力点,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和村民做到应保尽保。
| |
解决群众看病难。南明区以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抓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该区对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合作医疗制度“福利包”进行了修改,取消了逐级转诊制度,将补偿比例全面提高了10%,并降低了住院起付线,使外出打工、学习人员也能享受合作医疗的实惠。目前,该区符合合作医疗入保条件的26006人参保率达到100%,累计有3905人获得补偿金额293588.1元。该区还建立了基本医疗费用减免,常用药优惠供给和医疗费用补助为一体的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城市弱势群体看病难问题。2006年全区共救助城市医疗对象9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64375.1元;救助农村医疗对象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8015元。
构筑三道救助防线。南明区通过社会扶助、政府救助、社会救济,增强困难群众自我“造血”、政府“输血”及社会“补血”三大功能,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和就业问题。截至2006年11月,全区参加养老保险11648人,保险资金积累6726万元;失业保险10607人,保险资金积累660万元。入冬以来,该区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向贫困居(村)民赠送燃煤,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此外,该区还建立了18个“爱心超市”,使4321个家庭享受到捐赠物资或优惠购物。
搭建“流动娃”上学“绿色通道”。南明区有外来人口19万人,其中适龄儿童约4万人。为帮助这些“流动娃”走进城市课堂,该区拨出100多万元专款,将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二戈寨小学修葺改造,并以16所公办学校作为试点,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不收取借读费的情况下,与片区学生同等条件招收,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予以免交学杂费,使33733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课堂”。同时,对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共为农村户口、家庭困难的11582名学生减免杂费、书费130余万元。
作者:张焕彪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