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冬)近日,旬邑县郑家镇王家村果农王志军的两万多斤苹果刚下树,就被客商收购,而且每斤苹果比上年多卖了两毛钱,总共增收4000多元。他高兴地逢人便说:“要不是县上给咱村通了水泥路,我家的苹果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卖出,通村公路真是修到了我们群众的心坎上!”
去年以来,旬邑县紧紧抓住省、咸阳市补助政策机遇,扎实推进通村公路建设。
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旬邑县确定了“群众铺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工作思路,在争取省、市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抓通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
在全县开展了通村公路建设捐资活动,县级领导每人率先捐500至800元,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各界人士及煤矿企业踊跃捐资,累计达148万元;县财政克服困难,压缩支出,挤出612万元,对通村公路建设进行补贴;组织各乡镇、村加强同旬邑在外工作人员的联系,汇报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扶贫、水利、城建、林业等部门涉农资金捆绑投向通村公路集中使用,发挥资金效益;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投料,弥补资金不足;在材料供应上,对水泥实行集中采购,由厂方垫付资金,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加快了建设进度。
公路通百业兴,通村公路建设为旬邑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农村客运迅猛发展,230辆微型客车穿梭于乡村之间,45辆长途客车驻镇达村,班车通到了农民的家门口;农产品销售顺畅,苹果、土豆、西瓜等不仅销得快,而且价格高;乡村旅游渐成气候,建成旅游新村20多个,发展农家乐接待户58个,接待户年最高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2006年1至11月招商引资完成投资额4.63亿元,省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太村镇张家村张德有老汉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路修好了,可以在家门口搭班车,在田间地头卖苹果,我们农民得到的实惠可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