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去年12月2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南京证券公司正式将原西北证券27家营业网点纳入旗下,规模化经营实现重大飞跃,在南京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的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起步时不足200平方米的营业点发展到遍布全国的48家营业网点,从最初区区1000万元的资本发展到目前55亿元资产规模,从一年只有不到1000万元交易量的“小不点”发展成为目前年交易量超过1500亿元、托管客户证券市值超过159亿元的综合性规范类券商……创立16年的南京证券公司,在证券业的大风大浪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厚积薄发,将“又好又快”的发展之道越走越宽。
| |
要想快,必先“好”
1999年,“5.19”行情启动之后,经过数年稳健发展的南京证券在业界已经有了不错的诚信度,而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吸引来了大量新客户,不断有机构、单位负责人慕名而来,要求南京证券帮助他们进行资产管理。南京证券公司总裁步国旬回忆说,那时候各类企业最时兴的做法就是,有了闲置资金,就交给证券公司砸进股市捞上一笔。拿人家的钱炒别人的股,赚到钱还能分成,这么大的“好事”,在南京证券内部引发了争议。步国旬说,的确,放在南京证券面前的资产管理业务貌似“金元宝”,行情好买什么都赚钱。但那时国内股市市场机制不健全、缺少做空机制和有效的避险工具,一旦行情不好,“金元宝”完全有可能变成“定时炸弹”。“在快与好之间,我们选择了好。”步国旬说,“5.19”行情之后,有许多证券公司开始大量进行客户资产管理,但由于这一业务与南京证券追求风险最小前提下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理念不符,南京证券坚持没有放大这一业务的规模,随后而来的漫漫熊市印证了南京证券的判断。在股市行情最低迷的2003年至2005年3年,南京证券的各项财务指标依然逆市飘红,而同时却有30多家券商因为资不抵债被清除出局。南京证券实现了自1990年成立以来连续16年年年盈利的奇迹,步国旬说,正是坚持了稳健规范的发展战略,才有效地避免了风险,平稳度过了中国证券市场最寒冷的冬季,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厚积才能薄发
好中求快的经营策略为企业扩展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南京证券已经建立起五大核心管理体系,即:以科学决策为核心的组织领导体系、以鲜明特色为核心的研究发展体系、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人才聚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以资金运作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保证了追求风险最小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2005年以来,围绕南京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目标,南京证券制定了通过托管收购实现营业网点的低成本扩张发展战略。2006年9月,公司注册资本金由6.58亿元增至10.22亿元,达到了中国证监会创新试点类券商资格要求。12月4日,成功收购并控股湖北金龙期货公司,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交易打下了基础,拓展了新的盈利渠道;12月25日,得到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在关闭西北证券所属证券营业部及服务部的基础上,南京证券新设2l家证券营业部及6家服务部。至此,一个网点遍布全国、经营业务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资产管理、金融期货等多种业务的全国性券商已现雏形。2006年,南京证券主要经济指标均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证券交易量超过1500亿元,是历史最高年度的3.27倍,实现利润约1.8亿元,是历史最好年度的1.3倍。
依托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
权威人士预测,未来券商的发展将呈现“大”和“特”共存的局面。大,即资本规模大、业务平台全、营业网点广;特,即管理有创新,经营有特色,服务有个性。为此,南京证券管理层提出,坚持通过改革创新拓展新的空间,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目前,南京证券在实现增资扩股,顺利通过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独立存管工作评审的基础上,争取早日获得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资格。步国旬表示,下一步,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券商的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尽快推出符合公司实际的、风险可控的创新产品,并尽快开展股指期货、集合资产管理、代办股份转让、融资融券、权证创设、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择机设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从而逐步实现一个不受行情左右,能够实现公司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盈利新模式。同时,南京证券将充分利用公司16年持续盈利的特有优势,通过实行改制、理顺股权关系等举措,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争取早日上市,进一步壮大抗击市场波动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的实力,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南京日报记者秦宵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