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92岁华侨艺术家归根深圳

  晶报讯(记者刘秉仁陈冰/文、李忠/图)异乡飘泊25年后,92岁的艺术家最近踏上叶落故土的行程。跨过罗湖桥后,他就不想再挪动脚步了,觉得深圳才是归根的好地方。

  华侨艺术家常秀峰先生现在是第二次回归中国内地。

1947年在徐悲鸿的指引下,常秀峰赴印度“取艺术之经”。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印度一边继续修炼艺术,一边积极从事爱国活动,后在中印关系交恶时被投入监狱。在中国政府营救下,常秀峰获释并被专机接回国,外交部长陈毅赞扬他“不愧为中华儿女”。

  “今生今世我们不再离开了,永远不会离开。”常秀峰饱含深情地说。去年底他和妻子到达深圳,准备等自己收藏的书画作品从香港运抵齐全后再回老家安徽,但住了数日就不想再走了,索性在盐田区沙头角买房安家。

  “这里的文化氛围就像这个城市一样充满朝气。”他说,“读书月、创意十二月、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都让人觉得这里有知音,充满艺术气韵。”

  他带回的“家产”是一卷卷珍贵的书画古籍,其中有张大千的仕女图、采菊图,陈之佛、傅抱石的扇面,潘天寿、刘海粟的书法,黄宾虹的国画,启功的册页,宋代苏唐卿篆书《醉翁亭记》碑拓……常秀峰说,“深圳是中国旧貌换新颜的缩影,在这里住了20多天很有家的感觉,这些艺术品也应该在这里安家”。

  为了艺术,常秀峰曾经两度离开故土。1940年从国民党空军逃出后,他在著名画家沈逸千的帮助下改换名字,流浪至重庆国立艺专学习艺术,师从徐悲鸿、丰子恺、陈之佛、潘天寿、傅抱石、常任侠等名家大师。抗战胜利那年,常秀峰毕业了,但内战的阴影很快遮蔽了他的艺术梦,于是登上赴印度留学的客船。远走的行囊里,珍藏着潘天寿给他题写的墨宝,而宣纸则是闻一多先生赠送给他的。

  1961年从印度回国后,常秀峰到安徽师范大学筹建艺术系。但好景不长,“文革”便开始了,他被当作“印度间谍”、“国民党特务”加以批斗,下放劳动,创作的高峰期蹉跎于一次次政治风浪中。1982年,他含着眼泪第二次离开中国内地。“到香港,是为了艺术,为了寻觅自由的环境。”常秀峰告诉记者。

  常秀峰在香港醉心于书画、篆刻、雕刻、诗词创作、文物鉴定,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国学。1998年,香港艺术发展局和文化艺术基金会为他举办艺术回顾展,将其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书画、篆刻、砚台、珍藏碑帖展示于众。

  去年12月下旬,记者用了一周时间详细采访了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艺术家。在深圳新家里,耳聪目明的常老先生出口成章:“岁月无多感慨多,江山依旧人蹉跎。雕虫小技丹青艺,留与高人共揣摩。”

  这首新占的《七绝》,浓缩着他两度离开中国内地的沧桑经历,寄寓着将在深圳安度暮年的淡雅心境。

  (敬请关注本报近日有关常秀峰先生的长篇深度报道)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常秀峰 | 潘天寿 | 傅抱石 | 艺术 | 深圳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