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颐和园管理部门的领导带着一群青年人参观首钢,通过厂区的烟熏粉呛和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之间的对比,教育大家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条件,爱岗敬业;而2006年春天,上万株月季在首钢厂区竞相开放,市民们扶老携幼前来漫步、赏玩。
| |
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为了增加首都的蓝天和绿地,首钢——这个有着80年历史的老企业,在搬迁和治理中,为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据首钢董事长朱继民介绍,按照发展改革委《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批复》,2007年底首钢必须完成压缩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2010年底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届时首钢粉尘排放总量将减少到20吨,烟尘排放总量减少到31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到55吨,基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搬迁、调整、治理的大幕在2005年拉开。尽管当时的钢铁市场一路飘红,但6月30日,首钢一座大型高炉仍准时停产,它每年可产生铁90余万吨。一群老工人围着高炉久久不肯离去。五号高炉的停产,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吨,并减少大量的粉尘排放。
“压产只是第一步。”首钢环保处的唐丹平说:“2005年至今,首钢共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2亿元,完成治理项目36项。2006年与2004年相比,首钢烟尘排放总量降低了14.83%,粉尘排放总量降低了14.6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了4.23%。”
为治理大气污染,首钢先后完成了三号高炉、四号高炉除尘器改造和三炼钢厂系统除尘改造等项目,减少了烟粉尘排放;采用法国脱硫除尘工艺治理电力厂燃煤锅炉,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260吨、烟尘84.5吨;密封了二炼钢厂厂房,彻底解决了“厂房冒烟”的问题;完成了炼铁厂运焦线除尘治理,年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量230吨。
为提高水利用率,首钢投资159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回收项目,使吨钢耗新水下降到3.8立方米,达到国际行业先进水平;并完成了耐火厂污水处理站改造,处理后的水用于生产冷却、厂内绿化,既减少了水污染物排放,又节约了水资源。
首钢以确保2008年举办“绿色奥运”为己任,提出要绿色首钢,把环境治理与厂区绿化美化相结合,使首钢从“工厂中有花园”变成“花园中有工厂”。目前,首钢厂区绿化面积已达192万平方米,可绿化率实现了100%。
据唐丹平介绍,随着压缩钢产量以及实施环境治理的措施发挥作用,到2008年,首钢在北京地区的粉尘排放总量将减少到1604吨,烟尘排放总量减少到976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到2622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50.14%、32.18%和36.91%。
新华社记者 李舒
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