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吉商系列报道
通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安凤成
“长白山号”钢铁巨轮掌舵人
这是一个冬日的上午,天气少有的好,阳光从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倾泻在地板上闪闪发光。
安凤成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点燃一支烟,少有的休息片刻。
“不发展没有出路,不改革更没有出路。”
通钢是诞生于1958年大跃进时代的老国企,能立足于今天且声名在外,不经历涅磐般的改制的阵痛是不可能的。记者和他的“聊天”也就是从通钢的涅磐开始的。然而让记者始料未及的是,安凤成并不觉得改制是一种痛苦,在这无痛改制的背后,是安凤成几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结果。
改制首先在剥离办社会职能方面取得突破。2005年3月,教育、公安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框架协议签订。紧接着建安公司、公主岭机械公司改制挂牌。11月7日,教育公安移交地方政府工作全面完成。17所自办学校和6个公安管理机构全部交付地方政府管理。12月7日,通钢辅业改制最后一个单位——医院完成改制任务并挂牌,实行自主经营。与此同时,通钢对集团公司机构和人员进行了瘦身整合。管理机构由原来的34个部门精简到现在的14个部门。通钢所属的34户辅业单位按照“四个到位”目标全部完成改制任务。
通钢是个老国企,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体制与机制弊端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成为制约通钢参与两个市场竞争、实现快速发展最根本的障碍。“不发展没有出路,不改革更没有出路。”他一再强调。
2002年,国企改制的伏笔悄悄地在通钢埋下了。安凤成和他的班子成员默默地开始了企业改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吉林国企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不改就没有出路,不改就没有未来。”3年的渗透让员工对于2005年到来的改制没有一点慌乱的情绪,而且,改制所用的20亿成本,通钢全部自己承担了。既减少了国家负担,又让员工一次性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就在改制后的一年里,改制以前亏损的企业全部赢利,员工工资普遍有了上涨。
“不发展就要被淘汰,发展慢了就要落后!”
“不发展就要被淘汰,发展慢了就要落后!”这是安凤成说得最多的话,也是让他花费精力最多的事。
2003年7月1日,一个晴空万里的夏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工程——热轧超薄带钢一期工程120吨转炉工程破土动工,从此拉开了通钢二次创业的序幕,一个以内涵挖掘外延增量为主要内容的创业热潮在长白山下这块黑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项目一上,通钢就走出了生产高附加值钢材发展之路,产品受季节性影响不了。目前,通钢的高端产品和传统建材的生产比例已经达到了60%,而且高端产品远销华东华南地区,并正在向国外市场发展。“产品不更新换代,生产结构就不能调整,企业发展一定会受到限制。现在,通钢完全可以生产高附加值钢材,我终于向通钢、向国家和向社会交上了答卷。”说到这,安凤成脸上掠过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2000年,安凤成任总经理以来,经过公司班子成员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使通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在“十五”期间,通钢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4亿元,产钢985万吨,降低成本9.95亿元,平均年降成本3.7%,累计实现利税47亿元,其中利润20亿元。2005年末通过整体改制,与吉林建龙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后的新通钢正式挂牌运营。目前,通钢集团公司总资产达到157.8亿元,已具备年产5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通钢第一个百万吨目标的实现用了近40年,第二个百万吨用了不到5年,而第三个百万吨用了3年,现在已具备5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在当今钢铁业重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之际,安凤成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把通钢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走招商引资、联合重组、投资多元化之路。伴随着东博会喜庆的锣鼓,2005年9月1日,在长春南湖宾馆,安凤成在通钢、铁合金与建龙合作重组的意向协议上郑重地签字。11月28日,三家资产重组协议签字,12月31日,改制重组后的新通钢正式揭牌运营。2006年3月,通钢集团总部迁址长春办公,标志着通钢集团按新体制新机制正式规范运作。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通钢必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与发展意识,他在思索着,如何通过进一步重组,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1000万吨钢生产能力,建成东北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特大型钢铁集团,让这艘“长白山号”钢铁巨轮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 张倍宁)
(责任编辑: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