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省制定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从2007年起,江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将享受更多优惠。这对大学生来说,理应是个利好消息,然而,记者在扬州几所高校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这些新的优惠政策并不重视。
| |
此次江苏省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优惠幅度包括了在校期间助学贷款偿还的适当减免,考研加分和部分公务员职位的专项招收等。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大学生对这样的优惠条件所表现出的冷淡着实出乎记者的意料。大学生反应冷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在基层就业的时间太长,划不来。如助学贷款一项,自愿者在校期间所借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将由财政代为偿还。其中省级财政代还80%,接收地县级财政代还20%,而享受此款项的条件是自愿到苏北地区县级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3年及以上。而考研的10分加分和公务员的优先录用则需要2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
再如,每年拿出20%左右的职位,专门招录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时,每年将拿出2/3左右的职位,专门招录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及选派到农村基层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对面向基层就业的志愿者,及选派到苏北地区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任教的高校优秀毕业生,将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发放生活补贴。
然而,在这样丰厚的优惠条件面前,大学生们轻描淡写的一句“时间太长”便把大好机遇扔在了一边。对这一现象,有专家表示,在当今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下,大学生们显然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关部门对大学生作出的优惠政策的本意是支持基层单位发展,但在部分大学生眼里,已然滤去了应尽的义务,一味地强调困难和是否划得来,这样的就业观不管对社会还是对大学生自己,都是一个“双输”的无奈。
本报见习记者 黄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