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河上的古太慈桥,是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单孔石桥,连接着花溪大道与太子街。但在本月初,这座被市民们亲切称为“母亲桥”的古桥,因安装于桥体中的一根自来水水管爆裂,而出现局部垮塌(本报曾做报道)。古桥“受伤”,这让附近居民心痛不已,古桥所属的社区为此还专门发出了“爱桥护桥”倡议。古桥全景
祖孙三代情牵古桥
应“护桥”居民的邀请,记者来到古桥维修现场,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双手正搭在施工单位放置于桥头的挡板上,静静地凝视着古桥,眼睛里饱含着深情。
这位老奶奶名叫罗登敏,今年78岁,上世纪40年代就在古桥边的太子街定居了。当时年仅10岁的罗奶奶,如今已是儿孙满堂。“60多年了,这座桥看着我家祖孙三代长大。”罗奶奶对记者说,古桥发生垮塌后,她每天都会不畏寒冷的在桥头呆上一会儿,“就是想早点看到桥被恢复成原样。
”
解放前,当罗奶奶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小车河上只有这么一座古太慈桥,行人都靠它过河。当时的桥是中间高,两边低的石拱桥,桥旁长有4棵皂角树,树下还有一口水井,井水清凉回甜,是附近居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罗奶奶常常和小伙伴们在古桥边嬉戏玩耍。解放后虽然建了新太慈桥,但古桥依然保留着,而且居民们仍习惯每天通过古桥来往。
和妈妈一样,罗奶奶38岁的小儿子陈元康儿时也常在古桥边游泳。陈元康有些遗憾的告诉记者,4棵百年以上的皂角古树,有3棵陆续被洪水冲走,只剩下了如今这孤零零的一棵,但这棵树一年四季枝叶茂盛,只是近些年来没再结过果实。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众多小贩占桥经营,污水、垃圾随意倾倒,桥面上的6个排水孔常常被堵。陈元康说:“有好几次下大雨,由于太子街相对于古桥地势较低,居民区差点“遭殃”。有一次还是他深夜打着伞跑到古桥上,使劲掏开堵塞排水孔的垃圾,才使雨水不再排向太子街。
上世纪末,有关部门因河道维修要拆掉古桥,居民们急了,“这可是好几百年的古桥啊,都是文物了,怎么能拆呢?”陈元康打电话给上级单位反映,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会重新建一座更好的桥给你们”。“古桥是我们的‘母亲桥’!绝对不能拆”,第二天,陈元康打电话向北京有关文物管理单位进行了反映。经核实,证明古桥的历史确有清晰记载,属珍贵古迹。那段时间,陈元康代表着居民们东奔西走。后经多方协调,古桥终于得以保留,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可惜桥下那口水井却被堵上了,大家都特别心疼。
“我对这座古桥有着很深的感情。这么多年来,我尽量在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保护它。”陈元康指着古桥对记者说:“你看,数百年前修建它时,用的是石灰和糯米,现在都还能看见,这桥真的很牢固。”
14年前,罗奶奶的孙子陈思寒也出生在了古桥旁的太子街。现正在读初中的陈思寒说,古桥的历史,奶奶和父辈们都告诉了他。如今他每天上学放学也要经过古桥,但老一辈所描绘的那一幅幅清新的美景,他却没有看到过。出现在眼前的是那些占道的小摊,载人的三轮车、摩托车,垃圾、污水也常常布满桥面。“我真想早点看到古桥恢复原貌,然后能像奶奶、爸爸那样,和伙伴们在桥边玩耍。”
“我们都是桥的孩子”
住在太子街27号的王世庆医生说,2003年他跟随旅游团外出游玩时,途中遇到当地的一位居民。当得知他们是贵阳游客后,这位居民很开心的问,“你们知道太慈桥吧?”大家都笑了。王医生说:“我家就住在太慈桥边上。”这位30多岁的当地居民激动地拉住王医生的手说,“真的吗?我奶奶以前也住在太慈桥那边!桥还好吗?奶奶经常念叨。”
王医生说,“连外地人都知道这座桥,我们更要珍惜它。我们都是桥的孩子,爱护它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8日上午,记者走进太慈桥办事处青山路社区,一进门便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撰写一份爱护古桥的“倡议书”。
社区主任马良芬说,古桥数百年来一直默默地为老百姓造福。现在古桥的保护做得不好,小摊小贩占桥经营,摩托车、三轮车来往于桥上不断碾压,古桥正在被破损。1月2日,不堪重负的古桥终于在自来水管的冲击下出现垮塌。得知这件事后,大家都很着急。社区开会一致通过要提出一份《倡议书》,向广大居民以及过桥市民发出倡议,希望大家爱护这座古桥,不要在古桥上摆摊设点或骑车而过。
采访结束时,记者向古桥望去,那棵硕大的皂角古树仍旧枝繁茂盛的“依偎”在古桥边,破损的古桥缺口正被工人们细心地“填补”着。“早日让它再次焕发青春吧。”记者心中默默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