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宋菁
人民币升值 水开始烫了……
2005年7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即日起升值2%。
这则升值通告既应验了之前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传言,也同时宣布一段“纯真年代”的结束。
现在,对于那些以价格低廉和利润微薄为竞争力的中国出口厂商,它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显得更加残酷:MADEINCHINA的价格优势,再也不存在了。
继续升值似乎已不可避免,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无数企业正在学习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过程,它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要么学会在温水中游泳,要么就选择死去。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否存在,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世界工厂来说,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也是一件迟早的事,这是一个过分依赖出口的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你能想象一头大象被牵着跳舞吗?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旦突破某一个点,对行业颠覆性的影响就会呈现。”他认为,升值达到6%-10%时,纺织业的临界点将会出现,届时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将因此淘汰出局,整合前的残酷阵痛期也将正式到来。
人民币升值的热力正在灼伤撑起中国出口的“蚂蚁雄兵”。
1月11日,人民币汇率十三年来首超港元,突破7.8关口。从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时出其不意的2%到目前,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6%。
几乎同时,南方的小镇上,几家从事服装出口的小工厂宣告破产,失业的工人无奈地选择去拦截政府官员的小轿车,希望有助追回被拖欠的工钱。
不过对此,人们却更倾向于相信,这只是外贸环境持续恶化中的一个非典型个案。因为节节攀升的出口顺差正在显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并没能够有效抑止“中国制造”的出口。而且人们也普遍预测,升值还将继续。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商务部的智囊机构早前出具的一份预测显示,2007年中国产品的出口增幅预计是15%,而刚刚过去的2006年,这个数字逼近30%。
15%的落差显然与上述乐观的结论背道而驰。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也说,升值对出口的打击远比目前数字显示的来得严重。他认为,2006年调整出口退税前企业的抢关出口繁荣了账面上的出口数据,进而模糊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
2007年,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出口行业整合的临界点即将到来。
噩梦之初
临近春节,吴小松(化名)回家的期望开始破灭。
那个拖欠着他几千元工钱的老板,突然人间蒸发。
吴小松为东莞一个专业镇的小型服装厂工作近两年,早前尚能按时发放工钱的工厂在2006年经营惨淡。接不到订单,使得高价租来的厂房和机器不得不常常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在往年的春节前夕,此时正是工厂加点赶工的时间。“即使开工,也未必就能收到货款。”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李姓人士这样说,他所在的外贸公司与这家工厂有合作关系。他向记者透露,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已经使得不少外贸企业手头资金趋紧,“一些往年年底总有500万元现金预付款的企业,都开始不得不拖欠工厂的加工费。”
几近绝望的吴小松,选择和几十位工友一起拦截镇政府官员的小轿车。
处变不惊的官员承诺有关部门会帮助讨回工钱,并妥善安排工人在该镇再就业。
据悉,早些时候该镇几家纺织工厂倒闭时,也曾发生类似事件。
李说,2006年以来,已经有一些小型工厂因为“熬不住”选择破产,除了东莞,牛仔服装的加工基地增城新塘,也有小厂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倒闭。他认为,资金链的断裂原因复杂,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低下……种种因素致使贸易环境持续恶化。
而这其中,他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
毕生难忘
2005年7月2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即日起升值2%。
在广州一家大型外贸国企玩具部主事的陈说,这一晚,他毕生难忘。
这突如其来的2%使得他所在的部门直接损失近300万元人民币。因为升值前,该部门已经接到不少海外订单,和国内供货商的合同也已经签订,“根本没有修改的余地!”
早些时候,陈也预料到人民币会升值,但没有料到会这么突如其来。
无奈之下,他催促部门业务人员给合作的海外买家和国内供货商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对方说,因为这出其不意的2%,给自己在这笔生意中造成了多少亏损。
折腾到最后,个别买家同意提价几个百分点,一些国内供货商也承诺适度降价。“好歹挽回了几十万损失!”
不过,事件并没有就此打住。
此后,人民币价格持续攀升。1月11日,人民币汇率十三年来首超港元,突破7.8关口,累计升值6%。
另一方面,规避升值风险的企业手段却未能有效应用。买方市场的状况下,产品提价颇为艰难;而金融工具锁定汇率的远期结汇,不少企业认为带有赌博性质,风险不小,而放弃使用。这一状况下,大部分企业选择压缩利润空间以适应升值。
最让人不安的是,几乎所有的分析都指出,升值还将继续。
“我们看不到汇率会在哪个点上维持稳定,这使得公司的每一笔订单,都难以判定是盈是亏!”陈对此无可奈何。
临界点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究竟多大程度伤害了出口?
陈说,人民币升值给公司造成的实际损失很难精确估算。他说,大型企业的抗压能力相对强,而2006年以来,周边的少数中小企业已经倒闭,“那些客户结构较为单一的公司,处境尤为危险。”
他同时表示,该公司已经调低了对2007年盈利的预期,“能够维持2006年的状况就已经不错!”
第一纺织网的总经理汪前进认为,人民币升值已经对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行业造成了相当伤害,而“中国制造”中这类产品比重不小。不过他也指出,破产倒闭暂时还是不够典型的个案,“直观感受是,少数企业开始遭淘汰出局,大部分企业则是不愠不火,都在‘挨’。”
他以纺织行业为例介绍说,人民币升值前,全行业的平均纯利润大约有3%-4%,而人民币升值后,这个数字至少下滑一个百分点。
不过,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可能即将被打破。
他说,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旦突破某一个点,对行业颠覆性的影响就会呈现。”他认为,升值达到6%-10%时,纺织业的临界点将会出现,届时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将因此淘汰出局,整合前的残酷阵痛期也将正式到来。
“不出意外,2007年,这个临界点就将呈现!”
与此相反的是,来自官方、学界预测却仍然乐观。
2006年8月,商务部研究院人民币升值影响课题组曾发布研究报告称,人民币升值尚未对中国出口造成伤害。
体现在数字上节节攀升的贸易顺差正是最有力的证明。海关刚刚公布的统计显示,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774.7亿美元,是2005年的1.74倍。其中去年12月份贸易顺差为210亿美元,为连续第三十二个月实现顺差。
出口增幅方面,2005年,中国外贸出口增幅为28.4%,2006年,这个数字是27.2%,下滑仅仅1个百分点。
单从数字上看,人民币的升值似乎完全没有影响到中国日益膨胀的出口能力。巨额顺差更是给欧美以口实,有消息说,美国财长鲍尔森早前访华时曾表示,希望人民币2007年继续升值至少3%。
不过,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认为,数据只是假象,人民币升值已经给中国制造造成不小伤害。
2006年9月中旬,政府宣布下调多个行业的出口退税,而去年5月此消息便开始在坊间盛传。为减少损失,不少企业选择在政策落实前抢关出口,7月开始,钢铁、纺织服装的出口出现巨幅增加,这也致使我国贸易顺差连创新高。
数据显示,去年8月到11月,我国出口增幅持续在30%左右的高位浮动,而前7个月,这个数字都在22%左右徘徊,一直到去年12月下半月退税政策正式实施,进口增幅才再度回到24.8%这一正常水平。
周世俭说,企业的抢关出口繁荣了出口数据,进而掩饰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他认为,到2007年,这一影响会日益明朗。
商务部研究院日前出具的一份报告似乎应证了这一说法。报告预测说,2007年中国产品的出口增幅将在15%内,而刚刚过去的2006年,这个数字逼近30%。
向重商主义告别
不过,对出口的适度抑止正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有分析说,中国实行的经典重商主义,在2006年看到了转向的痕迹:减少储蓄、加强消费,重视国际收支平衡,已经开始主导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
不过,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认为,这一措施的实行并非主动,更多源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过去几年来,“中国制造”的持续膨胀,已经对其他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不小冲击,不少国家的就业机会也因此转移到中国。来自国际社会的责难分至踏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另一方面,任何经济体在急速扩张的时候,都需要向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材料。赵玉敏说,这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殖民扩张是一个道理。因此,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出口之路绝不能堵塞”,“对当前的中国经济而言,出口下滑的代价便是整个经济的停滞不前。”
这一背景下,她认为人民币升值只能折中,做适当的妥协,“在既不致过分伤害出口,又能平息国际上的责难之声中寻找平衡。”
对国内而言,将人民币升值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也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而任何结构调整,都会造成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周世俭认为,一些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就将成为此次调整的牺牲者。
有分析称,当人民币升值5%时,出口增速将下滑4%,外商投资增速下滑5%,影响GDP增量345亿元人民币,影响就业人数190.6万人。
面对这一处境,出口行业不得不自发地做出调整。
周世俭说,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已经在企业身后形成一条无形的鞭子,“抽着企业绝处逢生,升级换代。”调整的阵痛自然也就在所难免。赵玉敏建议,企业在保持出口、维持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增加进口内涵。因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出口产品变贵了,进口产品却变得更加便宜。
广州一大型外贸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公司的进口业务就正在拓展。他以玩具为例说,在尽量维持原有玩具出口市场的同时,该公司也增加了进口玩具的业务。“即使人民币升值,进口出口两项业务两相抵消,对企业的冲击也就减弱了”。他透露,下一步还将考虑增加木材、塑料等持续看涨的原材料进口项目。
不过,他也表示,不少同行对进口业务仍持观望态度。因为“内销市场很难做,一是内销容易招来侵权,引发恶性竞争;二是,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