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四大银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最大难题,也是亟待推进的重要领域。”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搭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框架,并可能有重大政策突破。
| |
农村金融四大困境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迫切性,在央行行长周小川2006年年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相关报告中称,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与运作机制不适应市场需要。
他表示,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与解决“三农”问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仍然存在经营粗放、管理薄弱、盈利能力较低、风险较大等问题;农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经营效益低,支持“三农”的商业金融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农村资金仍然存在外流现象,政策性支农贷款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完善,农村担保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尚未发展;适应农民生产与生活需求的金融产品与金融组织创新不够,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构建多层次体系
周小川透露,市场化、商业化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路径是,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体系。
他提出,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上,农村信要办成面向乡村、面向农民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拓宽业务范围,按商业原则办理开发性业务,提高效益。加快建立邮政储蓄银行,鼓励和促进邮政储蓄机构采取多种措施扩大资金在农村的商业化自主运用。推动小额信贷组织发展,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同时,发展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定单农业等其他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2006年年末,银监会出台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相关政策,拉开了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大幕。
农行改革不离“农”字
农行的改革无疑是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据悉,由于其特殊性,农行改革将同时在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国有银行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两个小组被谈及。
周小川在上述报告中表示,农行股改要“明确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明确了农行改革不能脱离“农”字,必须在农村金融体制的总体框架内通盘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