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借钱买基金,使不得!

今日商报报道

近期,听闻一朋友A向另一朋友借钱,平时A生活充裕,并没有听说他财政出了状况,一打听,才知道A迷上了基金,除了把自己的钱全部都买了基金,看到基金涨得比较多,就打算“透资”投资,问周围朋友借了几万元,并付出比银行高的利息。

2006年基金的赚钱效应让投资者对基金趋之若鹜。某网站在12月底进行了“2007年你打算拿出几成资产来购买基金”的调查。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中,共4742人参与。结果显示,共有694名网友选择会拿全部资产买基金,有715名网友选择会拿75%的资产来购买基金,表示会拿出50%的有1050人。而表示只会拿出“25%”和“不买”的分别有1114人和1169人。

2006年,新增基金开户数达到800万户,超过A股的开户数,“投资者对基金的热情一方面反映了基金作为理财产品被大家接受,这是个好事,但也要看到,过度的热情并不适合基金投资。”专家建议,买基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失去理智。

比如,一投资者用银行信用卡透支1万买基金,不同基金的申购、赎回费虽有所不同,但大致分别为1.5%、0.5%左右。假设一个月内基金净值增长到1.1元,那么扣除申购费150元(10000×1.5%)、赎回费55元(11000×0.5%)、可赚795元。也就是说,在信用卡的透息还款期内,基金必须要有3%以上的收益,投资者才有可能不亏钱,而超过还款期,则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如果大盘震荡剧烈,投资者无法很好把握,面临借钱买基金,不但不赚钱,还要倒贴的风险。

在2006年基金动辄100%涨幅的情况下,投资者对基金的收益预期也越来越高,认为投资基金一定赚钱,专家认为,股市有风险,投资股票的基金必然也存在风险,投资者一定要有控制风险的意识,不能因为去年的特殊行情而忘记了这一点。特别是有家庭负担的中年投资者和没有较好收入的老年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控制风险应该放在投资的首要位置。现在股市在相对高位出现剧烈震荡,一旦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则基金净值的下跌也不可避免。因此,对于透支买基金,一定得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基金不是股票,是一种长期的理财品种,并不适合短期频繁进出。

本报记者 冯 晓

::: 金陵社区:::
@@@@dayu@@@@@@@@dayu@@@@游客浏览
精彩话题,网上有约
@@@@dayu@@@@@@@@dayu@@@@新闻评点
热点新闻,你说我说
给今日商报留言
::: 今日商报电话号码 :::
总编办:025-84686815
广告部:025-84632633
新闻热线:025-84686853
专刊热线:025-84686870
出版发行:025-84686800
大众证券:025-84686861
监督热线:025-84686810
 
 

 

 

 

 



关于本站订阅新闻浏览帮助广告发布合作伙伴版权声明今日商报电子版由今日商报授权南京报业网发布

所有作品的版权,由文章作者授权声明如下:

未经作者或今日商报及南京报业网同意,任何媒体(含网络媒体)不得转载。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基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