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毅伟 通讯员魏纹徐锋)“别等孩子的父亲了,孩子救命要紧,就切取我的肝脏,我做手术时,一定要记住给孩子的奶瓶一天消毒一次。”120多天的宝宝小家博患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命悬一线,母亲齐女士毅然决定捐肝救子,手术前的叮嘱,叫人垂泪。
宝宝命悬一线 母亲毅然捐肝
去年9月13日,家住西安市北郊36岁的齐女士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然而三天后却发现老二小家博与双胞胎哥哥相比,皮肤、眼白及尿液都明显发黄。起初还以为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等到小家博满月后抱到出生的医院体检才发现,孩子的疾病很严重,转入西京医院后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这种疾病时刻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并且用药物无法治愈,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进行肝移植。有的朋友婉转地劝齐女士,让她放弃小家博的治疗,以后精心照料老大就行了。但是齐女士说,“两个孩子如同我的左膀右臂,割舍哪一个我也不忍心。”医生告诉齐女士寻找肝源要等待时间,而孩子的爸爸可能等到今年三月份才能从外地回来,齐女士说:“切我的肝脏救孩子,他是我的亲生骨肉,再有危险也要救孩子。”手术前,齐女士顾不上吃营养品滋补自己的身体以备手术,她一直在想她手术后自己不能动时,谁来照料孩子,如何让宝宝少受罪,她为孩子买了6个奶瓶,五大桶高级奶粉、两大包尿不湿。手术前,她一再叮嘱姨妈,孩子使用的奶瓶一定要每天消毒一次。
三大难点挑战生命极限
昨天,西京医院肝胆外科窦科峰主任介绍说,患儿小家博20日做手术时,体重为5.875公斤,伴有全身性黄疸,比同胞哥哥体重轻1公斤,已经到了肝硬化晚期,出现了肝腹水症状,可以说孩子如果不进行肝移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是国内年龄最小的接受肝移植患者,手术中有三大难点。
难点一:血管不匹配。成人母亲和婴儿患者的肝脏血管不匹配,孩子的肝脏门静脉直径只有三毫米粗,而母亲的门静脉直径为12毫米,在对接血管时必须对母亲肝脏血管整形,手术中光对母亲的血管修整就达到5小时。
难点二:极易出现大出血。由于患儿年龄、体型和体重过小,腹腔空和狭窄、专家决定将齐女士的1050克肝脏切取358克,经过修整裁剪成孩子可以接受的236克,修整造成肝脏具有三个裸面,上面有成千上万条毛细血管,每一条都必须电凝止血,不能出现遗漏,否则将造成大出血。
难点三:护理难度大。因为患儿仅有120多天,无法用语言表达感觉,全凭医护人员24小时精心观察,患儿输血只能用微量输血泵定时定量输入。
截至昨天患儿还没有度过危险期,医生说大约需要1—2周的时间才能出重症监护室。
母亲笑闯生死关
昨天下午,在西京医院肝移植中心隔着玻璃记者看到病床上的齐女士,刚做完手术的她,身体还显得很虚弱,她对医生说感觉很好,没力气说话的齐女士微笑着不停地向关心她的人招手。西京医院已决定减免这对母子部分医疗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