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关注捐赠去向 建议完善监察机制
建议借鉴香港慈善组织成功做法,完善监察机制
本报讯 本届政协的港澳委员中一半以上都是“新面孔”,但参政议政的热情丝毫未减。而其中,陈耘等多位委员都建议,政协会议应该多安排港澳委员与本地委员的沟通;新委员潘志明则提出,建议政协能够建立制度定期让政协委员接访、与市民见面。
港澳政协委员一直以来都是单独成组进行分组讨论,且讨论与本地委员也不在一个同地方。“开大会时我们坐在前三排,分组讨论也另选地方,虽然这是会议组织者的好意,是我们的荣幸,但是却让我们与本地委员的交流几乎为零”,有一位香港委员“抱怨”道。
不少港澳委员都认为,港澳委员与本地委员的交流机会太少,建议大会组织者更适当安排机会加强沟通,这样可以方便港澳委员了解广州的情况,也可以让本地委员借鉴到香港的一些经验做法,编写提案在情况资料等方面也可更加完善。有委员就建议,大会可以根据港澳委员所属行业与政协对应界别的委员进行交流,或者也可以采取非正式形式,如安排与本地委员聚餐等。
除了建议与本地委员多见面,还有港澳委员提出,政协委员还应该多与市民见面。潘志明委员就建议,政协应该定期让政协委员轮流到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了解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了解市民的诉求和切身关心的问题,并将这种定期的接访形成制度,建立起一个沟通渠道。
港澳政协委员中不乏热心慈善人士,有不少在穗投资的港澳企业家也曾不止一次捐款捐物。在昨日的政协分组讨论上,潘志明委员就对捐款去向问题表示关注,认为目前广州乃至国内的一些民间组织对慈善捐赠仍缺乏完善的监察机制,大家捐钱之后有疑问,进而导致人们的“信心危机”。
潘志明委员提出,要建立起这种公信力,关键还是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用制度、规定来加以约束,才能使各种捐赠透明化。他还提到,香港有不少诸如东华三院等从事慈善福利的民间组织,这些团体很有影响力,也运作得很成功,因此建议广州的慈善团体可以结合实际学习香港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能力。
采写:本报记者 许黎娜 王海军严艳 朱丰俊 李拉 方夷敏陈捷 王卫国 罗斯丁 实习生 陈小晖 葛倩 黄雅熙 李涛 通讯员 齐俊桥 金莹 杨靓 穗仁宣
摄影:本报记者 方谦华 李向新陈以怀 实习生 陈奕启
(责任编辑:rong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