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月波 北京大学实习生常玉洁走出康兴门诊的大门,来自安徽的民工毛国才(化名)心情有点忧郁,他手里的一张体检报告单显示他患了肝病。半年前,他就感觉到了肝部的阵痛,但舍不得花钱去医院检查。昨天,康兴门诊举办“让民工回家过个健康年”的免费体检活动,让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了。
| |
桂林老医协会、性学会组织老医生老专家到康兴门诊为民工免费体检已进行了两天,200多名民工接受了体检,有120多人被检查出各种疾病。专家们说,这些民工的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缘起两民工猝死
“是你们桂林晚报登的关于两个民工猝死工棚的消息,让我们产生了搞这个活动的想法。”老医协会副会长谭毓章说。
2006年1月7日,晚报第4版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2006年12月30日,湖南籍民工曾阿龙因病猝死在阳朔县石马圆盘附近一工地的工棚里;今年1月3日,湖南民工王阿贤也因病在北极广场附近某工地猝死。老医学会的老专家们对此议论纷纷,觉得这些外来民工为我们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应当得到社会关注,老专家们很想为这些民工做点什么。
于是,十几位老医学会的专家们从1月21开始,在康兴门诊义务坐诊,给民工朋友们免费体检并作医疗咨询。
康兴门诊的负责人陈金成医生也是老医学会的会员,康兴门诊因此承担了为民工体检的各个项目的成本费用。
门诊部门前悬挂起“给民工免费体检,让民工回家过健康年”的横幅,吸引了很多民工朋友。
检查结果令人忧
陈金成医生告诉记者,来体检的民工主要集中在建筑、装修行业,体检结果显示,这些民工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到目前,门诊部已为200多名民工们进行了血液生化、胸透、B超、尿液分析等项目的检查,以及外科、五官科、男性专科、女性专科的临床检查,发现其中120余人身患各种疾病,比例超过50%。
谭毓章医生介绍,这些民工年龄集中在18至35岁之间,被查出的疾病多是携带乙肝病毒、慢性胃肠炎、高血压、支气管炎、慢性乙肝等,男性民工中,支气管炎症和肝病患病率最高,女性民工中,患宫颈炎症的最多。
谭毓章说,这些疾病,与民工们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卫生和生活环境差、没有医疗保障及卫生知识缺乏等密切相关。“肠胃疾病在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他们饮食不规律、冷一顿热一顿,加之从早累到晚,身心疲劳、精神紧张,这很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病变。”
还有人不能来体检
在开展这个活动前,康兴门诊和老医学会曾与一些使用民工较多的单位取得了联系,但这两天,医生们发现,尽管是免费,但还是有很多民工没能如约来体检。
打电话去问,有的单位很干脆地答复,“工作忙、任务重,安排不出时间让工人来体检。”这样的回答,多少让一腔热情的老医生们觉得有点心冷。
安徽来的民工小王告诉记者,他是得到消息后,瞒着老板跑出来的。“快过年了,工地上确实要赶工,老板不准请假,就是因为担心耽误工期;我本来叫了几个工友一起来,他们怕被老板发现要扣工钱,所以也没来。”
谭毓章医生对此感到痛心:“很多民工出来打工10几年了,却从没做过体检。有的人确实身患疾病而不知道,像这样扛着,他们能扛多久呢?一旦到了病重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不如早发现早治疗。”
有病能扛就扛
前面提到的那位毛国才在得知自己患了严重的肝病后告诉记者,说自己半年前就感觉肝部经常出现阵痛,但还不是很严重,有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所以就没有在意。
医生建议毛国才先把烟和酒都戒了,然后过完年最好回家休养一阵子,到大医院接受一段时间治疗。但毛国才断然拒绝了,说“那可不行,我不做事,一家人都没饭吃,哪有闲钱住医院啊,现在也没怎么痛,不要紧的。”
在民工群体里,像毛国才一样,身体上有点小病痛就扛着,不到病重绝对不进医院的人占了大多数,这与他们的经济状况有关。
谭毓章老医生叹息,现在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相对城市居民来说,外来民工是“更难、更贵”。
一位被检查出了早期糖尿病的民工说,“没事,又不痛又不痒,没关系的”。他的这种坦然和超脱让记者感到酸楚,不知他是真的超脱,还是无奈?或者,他根本不知道这个病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有病就扛着,其实是民工很无奈的选择。
谁来关心民工健康
记者就“你们患病时得到过关心吗?得到过什么人关心”的问题询问了10多位民工朋友,只有一半的民工表示得到过关心,他们中只有2人回答关心过他们疾病的人是“老板”,其他的人则说是“工友、老乡、亲戚”。
看起来,民工朋友们身患疾病时,得到的关心,主要来自私人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
但对于康兴门诊这样的社会医疗机构这次对民工所做的关心,也有质疑的声音。“他们可能是为了招揽患者,或者为了提高门诊的知名度罢了。”
记者把这样的问题向门诊提了出来。陈金成医生说,民工查出了病,医生只给他作医疗咨询,而不要求他们在这里接受治疗。“事实上,80%的民工都表示,他们不会马上进行治疗,而要等过年发了工资再考虑。”
谭毓章医生则淡然回答:“如果全社会多一点社会机构、相关部门都去做一点关心弱势群体的事,又何尝不可?”
慈龙久是个木匠,今年28岁,来自安徽,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做体检,来之前他也将信将疑,生怕医院会玩什么花样从他口袋里掏钱。
直到拿到体检表并确认了不用交钱时,他才咧开嘴笑了,说他到桂林之前去过很多城市,但“免费为民工体检”的医院是第一次见。
记者手记:
“干的是最脏、最累、最苦的活,住的是最挤最闷的房,吃的是最差最少的菜”,这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民工朋友最真实的写照。他们建设着城市,创造着财富,却总是在城市的边缘徘徊着。今天,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来换取财富,而明天呢,当健康被疾病带走,他们是否又会一无所有?所幸的是,民工的医疗问题已在一些城市受到关注。比如深圳市,就已在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中,将民工纳入他们的视野。他们针对外来劳务工在深圳就医难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即每月只要缴交20元左右的医疗保险,就既可保“住院”又可保“门诊”,这意味着劳务工在深圳也能用医保看门诊。
我们因此期待,多一些人肯为这个群体做一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