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网起水鲜鱼200万斤,被国家农业部专家誉为“中华第一网”。2006年,一网起水东湖胖头鱼600多万斤,10年来岳阳华容东湖渔场3万亩水域都以新的高产纪录保持“中华第一网”的荣誉。
带着疑问乘坐快艇巡湖时,我开始相信自己并没听错了。东湖渔场始建于1958年,所辖水域湖泊水位常年保持稳定,紧靠洞庭湖,水源充足。在这里没有工业和生活垃圾的污染,水草也生长得十分茂盛,生物丰富,生态环境一直维护得很好。洞庭湖早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在此栖息的鸟类很多。野生鸟类虽然还是躲着人类,但也仅是在我们的快艇驶过湖面时腾空盘旋一会,接着又继续在水面翻飞,美美品尝这里丰盛的美餐,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打搅就餐的雅兴,似乎已经习惯人们相伴左右。
58岁的丁诗龙一直是捕鱼队的队长,两个月前,他就和其他“鱼把式”开始在华容东湖赶鱼了,如今满湖鲜鱼被赶至指定地点团团围定,起鱼时成篱笆状的鱼网豁开一个口子,伸出长条形的网箱。闸门打开,鱼贯而入,不到半个小时,网箱里鱼挤鱼。敏感的白鲢最先蹦跳。渐渐地,更多的鱼儿奋力跃出水面,渔民们将大磅秤上悬挂的大吊篮缓缓插入鱼群,水花飞溅,第一秤便起水400公斤。起水的鲜鱼放在甲板上分级分类,鱼苗和其它鱼种及时挑选出来,重新放回水中。成品鱼则放入旁边渔船的鱼舱集中运输上岸。
2006年通过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东湖渔场为
“东湖胖头鱼”创建了身份注册商标“东湖源”品牌,产量也越来越高。上世纪80年代以前,整个东湖产鱼不过5万至6万公斤,可眼前,看水面如云般的鱼鳍,总产至少300万公斤。
现在起水的鱼,大头鱼、草鱼、青鱼分别在3公斤、4公斤、5公斤左右,同品种个体相差无几。养殖更加科学。以前乱施化肥,湖中放养的鱼品种单一。现在测水投饵,回归人放天养,推行健康养殖;除四大家鱼外,还有黄颡鱼、鲫鱼、鳜鱼、翘鮊、鳊鱼、青虾、黄鳝、大闸蟹,品种更显“和谐”。由于是黄泥底,东湖鱼没有泥腥味,鲜甜可口,价格比一般鱼每公斤高出1元左右。
记者 秦楼 摄
(责任编辑:张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