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生对农作物造成威胁 |
阻击外来入侵生物困难重重
针对外来“入侵者”的汹汹来势,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了“阻击”行动。2004年,国家农业部将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的规模,从2002年的“一省五县”扩大到“十省百县”。湖北省被列入其中。农业部还将武汉等10个市(县)作为全省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治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在防治外来入侵生物工作方面,目前主要根据农业部的统一要求,选择了豚草、水花生、水葫芦、紫茎泽兰等重点物种进行科学治理,重点组织10个列为全省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治示范区的县市,开展综合防治与监控工作。
| |
尽管如此,有关方面对阻击外来入侵生物的前景并不乐观。省农业生态环保站副站长李峰告诉记者,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气候地带,生态环境丰富多样,适合众多生物的繁衍,因此也成为了外来生物入侵的“乐土”。
一些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也对湖北省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表示忧虑。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丁建清研究员特别向记者提到了一种叫“苏门白酒草”的入侵植物。据他介绍,根据他们的观察和研究,“苏门白酒草”已在湖北省大面积生长,但并未列入到防治计划。他建议,湖北省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对策。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也是令专家们头疼的一个问题。据省农科院朱文达研究员介绍,因为研究经费的问题,他们还是今年才开始与农业部门合作进行生物防治豚草研究工作的。而丁建清研究员更是对其一项治理水葫芦的技术在实验室一“躺”八年感到无奈。
现有的一些防治方法效果也并不明显。省农业生态环保站副站长李峰介绍,目前对付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采取的是人工打捞、人工拔除、化学防治及刚刚开始的生物防治等,尽管也取得了一些防治效果,但都只是控制了外来入侵生物的蔓延趋势,离彻底“剿灭”还很遥远。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密切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大科研机构的技术转化力度。”丁建清研究员建议。同时他还建议,要加大外来入侵生物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公众个人的无意行为带来生态灾难。
还有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省农业生态环保站副站长李峰表示,有些入侵生物的危害虽然目前还没有显现,但一定要做好预防和控制,否则一旦危害爆发,再想治理就迟了。
防治与合理利用的悖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如何看待外来入侵生物方面,学界、管理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点在外来入侵动物方面表现尤其明显。
小龙虾是湖北乃至全国多个省市人群喜爱的美味。在武汉,用小龙虾烹制的“油焖大虾”、“香辣虾”等,一直是食客们趋之若鹜的美味佳肴。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列举的50多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小龙虾就位列其中。据专家介绍,小龙虾学名叫克原氏螯虾,也叫做红螯虾,原产北美,最早由日本引进。上个世纪30年代,小龙虾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到中国,并很快繁殖起来。如今,它已成为湖北省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
但小龙虾又是具有危害性的外来物种,它的一对威力巨大的钳子具有超强的破坏力,能将鱼虾撕成碎片,对同一水域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等造成很大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小龙虾是喜欢穴居的水生物,它坚硬无比的钳子能在堤坝上四处打洞,对堤坝安全造成危害。
一方面被列入有害入侵生物名录,一方面又是湖北省重要的淡水资源,小龙虾成为矛盾的统一体。省水产办产业发展处负责人张汉中告诉记者,小龙虾在湖北省利用和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但发展很快:2003年湖北水产品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其中小龙虾加工制品出口额占了七成。前年,小龙虾出口创汇超过4000万美元,而去年达到7000万-8000万美元。小龙虾在内地市场同样供不应求,去年夏季,武汉和周边地区小龙虾价格从过去的二三元钱每市斤,一下暴涨到十几元钱,但这丝毫没有降低食客的食欲。正是在国内外市场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湖北省小龙虾养殖发展得越来越迅猛。据估计,今年全省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可达30多万亩。
那么,在小龙虾这诱人的产业发展背后,会不会隐藏生态环境的危机呢?张汉中表示这种可能性不大。他认为,尽管小龙虾被列入到有害的外来入侵生物名录中,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小龙虾对农业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危害性,国内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量、定性的科学结论。相反,科学利用小龙虾,既为农民增收寻找到了一条出路,也增加了湖北省的出口创汇。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市场需求引发的过度捕捞,小龙虾的数量已经在逐年减少。而且,小龙虾的野生寄养是利用冬闲的冷浸田,不会影响粮食生产,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小龙虾逃逸到野外形成危害的可能性也不大。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专家和农业环保人士对此充满忧虑。省农科院朱文达研究员认为,外来入侵物种虽然相对种类数量较小,但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有资料显示,去年全球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人民币。省农业生态环保站副站长李峰也认为,虽然因市场对小龙虾的需求而促进了捕捞量,减少了小龙虾的数量,客观上对保护生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小龙虾在贩运和寄养过程中一旦逃逸和扩散,人类将很难控制它。和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牛蛙,牛蛙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但它同样属于有害入侵生物。“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经常与水产部门保持沟通,提醒他们做好防范措施。”李峰说。
有专家建议,政府应出面协调有关各方,在对外来入侵物种积极防治与合理利用之间,建立一个较为稳妥的机制。
[上一页][1][2][3] |
(责任编辑:刘新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