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今报》报道从打工妹到被拐女,从乡村代课教师到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这是河南襄城女孩郜艳敏12年的人生经历。
郜艳敏以德报怨,坚守山村教学点的传奇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当地政府认为她揭了“家丑”,便迁怒于她,险些将她辞退。
| |
1月17日,记者来到曲阳县采访。郜艳敏在电话中说:“你千万不要白天来,乡里一知道,你又采访不成了,你租个车夜里来吧。”并再三嘱咐,“谁要是问你,你就说是我老家的亲戚。”
12年前外出打工时遭拐卖
1994年端午节前夕,在河北打工的郜艳敏在石家庄火车站买回家的车票时,被两个以“招工”为名的妇女骗走。
郜艳敏被转手卖给3名人贩子,然后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曲阳县下岸村一个大她6岁的男人。被拐卖后,郜艳敏从未停止过对命运的抗争。一次她逃跑后,被丈夫追上暴打一顿。3次寻死未成后,她只得在恐惧中熬日子。
此时,远在河南襄城县双庙乡老家的母亲已经为她哭瞎了双眼,40多岁的父亲在她失踪后头发变白。一年后,家人终于找到了她,劝她认命,因为她现在回家也无法找到好的对象。
“被拐女”是贴在她身上的一张永远无法撕去的标签,郜艳敏就将自己封闭起来。后来有了女儿、儿子,伤痛渐渐平复。
工资少得可怜,坚持教好学生
2000年,下岸村小学要合并到辉灵中心小学,孩子们要翻山越岭7里路去上学。辉灵中心小学决定在下岸村设一个教学点,于是校长找到了郜艳敏这位全村唯一的初中生。
起初,下岸村的教学点设在村外一间用石头垒成的屋子里,四面透风。冬天来了,郜艳敏就把孩子们叫到自家炕上上课。她动员那些辍学的学生回到教室。哪位学生没钱买书,她就自己掏钱。郜艳敏的报酬是每年2000元。工资先是每月一发,后来两月一发,从2004年开始,变成了一年一发。
去年5月21日,河北某报对郜艳敏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开始给郜艳敏及下岸村小学捐款、捐物。村里的40多名学生全部与爱心读者结上了对子,教学点也得到了外界的资助,建起了6间新教室。
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去年“六一”儿童节,郜艳敏和下岸村小学的14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
教育局、乡政府联手“封杀”
没想到,郜艳敏却因此感到了重重压力。
去年5月24日上午,《燕赵都市报》记者在下岸村发放捐款时,郜艳敏接到了校长的电话,校长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县教育局领导来过电话,要她“不要乱说”。去年7月,央视《半边天》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对下岸村村支书说:“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
去年11月21日,《南风窗》杂志记者去下岸村采访时,几个自称是“乡干部”的人把郜艳敏截了回去,记者拍摄的内容也被删除。
曲阳县一位老教育工作者透露:“郜艳敏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县里一些人很恼怒,说她给曲阳教育系统抹了黑,打算将郜老师辞退。”
原来,媒体在报道郜艳敏当代课教师的经历时,同时也报道了当地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曲阳县有关方面认为郜艳敏揭了“家丑”,决定取消下岸村教学点,辞退郜艳敏。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曲阳教育局有关领导表示:尊重现实,下岸教学点暂不取消,郜艳敏继续留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