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处在新农村建设报道的破题之初,在报道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成功经验以及探索实践中,应该让主角说话,避免流于图解政策、报道政绩。这既是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闻作品出彩出新的关键。
| |
一、心中要有主角的位置
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报道中,记者心中必须有农民的位置,深刻领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农民不仅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中的决定性因素。新闻报道必须突出农民在这一伟大工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前的“三农”报道是以工作为中心,而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这个主体,抓住城乡统筹这个关键性环节,开掘一些新的报道内容和新的报道命题。盘点以前的“三农”报道,不难发现,即使报道农民,也是农民中的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少数能人,而新农村建设中,要求报道农民中的大多数,报道普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生活生产、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报道农民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探究农民的内心世界。江苏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率2004年特别策划的系列报道《丰收后,农民想什么》,将笔触伸向全省广大的农民群众,让他们说说粮食获得大丰收后,他们的欢喜、担忧和憧憬,从多个侧面反映当年一号文件颁发后,农民的生产生活、精神面貌,反映与“三农”相关的系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政策。
可以说,记者只要心中有农民,就抓住了新农村建设报道的主体和关键,抓住了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题眼”。
二、笔下要有主角关心的话题
新农村建什么,怎么建,农民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记者将笔触、话筒、镜头伸向农民,了解农民的期盼、愿望,倾听农民心底的呼声。笔下有了农民最关心的话题,新农村建设报道才能见木见树见森林,有血有肉有灵魂,有说服力有震撼力。
农民集居区正在一些地方如火如荼地建设,但少数地方却不顾农村的实际情况,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修新房子,造大马路”,贪大求洋,把农民建的好好的房子扒掉,再让农民“扛着锄头坐电梯”,强行住进集居区。笔者在如皋市永兴村采访时,却欣喜地发现,这里的新农村建设没有盲目跟风“大拆大建”,而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同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在这里,时尚的集居区和古朴的民居“和谐相处”,一片田园风光,农民拍手叫好,称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新农村。笔者《走进如皋的“华西村”》报道了这个村实事求是的独创做法,受到好评。
持续增收也是农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致富增收门路的拓宽是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新农村建设,也是记者要倾力报道、不断关注的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没有统一的模式遵循,一万个农民,心中就有一万个新农村的美景,因此,记者在报道新农村建设时,切忌树典型,盲目拔高,要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心中装着农民最关心的话题,到实践中去报道一些细微的变化,一些初步的探索,一些需要解决的局部问题。
三、文中要有主角的语言
让农民说话,让农民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说农民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报道才有乡村风味、泥土气息,见人见事,生动传神。
首先,报道的语言应该平实、朴素,通俗易懂。尤其是广播新闻,更应该用词简洁,明白晓畅,让农民易听易懂易记。笔者《种粮大户的喜与忧》在系列报道《丰收后,农民想什么》中是比较“另类”的一篇,“另类”在它反映了一个沉重的事实: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高了,原先没人要的荒地现在抢着种了,应该怎样保护那些最早的拓荒者的利益?报道语言简洁流畅、好听易懂,如“启东的长江入海口有一个小岛,叫兴隆沙;岛上有一个种粮大户,叫李传友”。再比如,“瞅着绿茸茸的大麦,李传友黑黝黝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播出后,在农村听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报道中应该多用农民的乡俗俚语。笔者在《种粮大户的喜与忧》中,大量引用主人公的录音,使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如:(出李传友录音)现在土地赚钱了,大家抢着种。没有一点意思,我对兴隆沙贡献是最大的,以前是什么样子?草到了我腰这。现在地给种熟了,大家就来抢了。搞不到地皮,有啥意思。我投资这么多,买了机械,仓库、房子都盖好,我走都走不掉。领导说想办法,不知想到啥时候,搞不清哩(录音止)。
再如,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的《新农村》“面对面”系列报道中,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乡村民谣。如浙江奉化滕头村支部书记傅企平述说以前的滕头村是“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滕头村”,“从没想过养花草,花花草草那能填饱肚子?资本主义的东西”,朴实、诙谐的语言使一个机智、幽默的老农民形象跃然眼前,增添了报道的厚度和灵动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南通记者站)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