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社区图书室遭遇尴尬
本报记者 章建森 通讯员 张建国/文
本报记者 吴煌/摄
核心提示
在杭州,95%的社区都有图书室。每年社区都会在图书室投入一笔很可观的资金,一些社区还被有关部门评为“示范社区示范图书室”。
| |
“怎样才能让居民去图书室看书”已经成为各个社区负责人挖空心思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杭州市文化部门不久前推出了四级图书服务网络,把社区图书室和杭州市几大图书馆联网,市民可以在社区随意地借阅这些图书馆的书籍。这个简称为“一证通”的工程,已成为各社区负责人最大希冀。
现象
麻将桌热热闹闹
图书室冷冷清清
“这就是我们的图书室,还可以吧?”在翠苑街道九莲社区,该社区党委书记张建国自信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社区图书室。
这是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四边都是书柜,都装着满满的书和杂志,中间几张桌子和几把凳子,可以坐上二三十个人。可现在,只有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那里闲聊,手里随便翻着两本杂志。与图书室相邻的另一房间更大一点,是社区的电子阅览室,里面放着10多台电脑,但也是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我们这里有藏书3000多册,文学、艺术、科普的都有,杂志的话,像《知音》、《家庭》等一些大家比较爱看的杂志也有,但来看的人不多,每天也就这么两三个人。”面对图书室的冷清,张建国有些无奈。
记者发现,在这3000多册书籍和杂志中,有很多非常畅销的书,如正当红的易中天的著作,还有二月河的《乾隆皇帝》等清朝皇帝系列历史小说,也有部分政策读本。图书室的环境、设施都不错,在专门的电子阅览室里,配备了新电脑。
张建国告诉记者,该图书室从2001年九莲社区建成开始就有了,5年来累计投入已经有24万多元,面积也从原来的20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的60平方米,“设备啊什么都还可以,面积也够了,而且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包括居民和在小区工作的人员都可以随时前来看书、借书。可就是来的人不多,很让我们头疼。”
“你要说居民都上班,没时间看书嘛,这话也不对,那边一家棋牌室,麻将桌每天爆满。”九莲社区的一位负责人指了指社区图书室的北边说。
该负责人所说的那家棋牌室,只有两层楼,摆了12张麻将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确实很热闹。
原因
图书更新太慢引不起居民兴趣
记者走访了杭州数个社区的图书室,发现均存在着图书室“有书没人看,有电脑没人用”的尴尬。“怎样才能让居民去图书室看书”已经成为各个社区负责人挖空心思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杭州市某社区的一位负责人坦陈,社区图书室少人问津,图书室自身问题不少。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书籍量少,更新慢。
“包括我们自己的图书室在内,很多图书室虽然有三四千册图书,但有些书是通过居民捐献得来的,属于一些大家想丢掉的书,有的还是些比较枯燥、观念过时的书,不太适合现在市民的胃口。要我们大量地订阅一些比较受市民欢迎的书籍杂志也不可能,因为社区没那么多资金可投入。所以,好的书数量不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说。
当然,多数居民还没有养成去社区图书室看书的习惯。而习惯于上网的年轻人,甚至连图书馆也很少去了。
对策
社区图书室“嫁”入公共图书馆
为了提高社区图书室的利用率,张建国们开始寻找对策。最近,杭州市有关单位正在联合杭州图书馆构建图书服务四级网络工程,这让社区图书室看到了希望。
杭州图书馆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图书服务四级网络工程,就是市图书馆、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形成网络。网络以杭州图书馆为中心,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分中心,街道、乡镇及社区、村图书馆为基层点,简称“一证通”工程。该工程于2003年底开始尝试。
“市图的书还是市图的书,社区的书仍是社区的书,书的所有权不变,但进入同一个流通体系,市民谁都可以借,让图书流动起来。这有两大好处,一是任何一地都可以借阅到整个杭州公共图书资源里的书;二是读者借阅方便,也就是说市民可以A地借B地还。”他说。
这位负责人称:“现在居民只要在社区图书室的电脑上轻轻一点,我们就会把他所需要的书送进社区,还的时候,他也不需要大老远地跑市图书馆,只要放在各自的社区图书室就行了,与自动取款机差不多。”
除了在全市构建四级图书服务网络外,更让社区负责人兴奋的是,杭州图书馆也在积极推动社区图书馆的升级。
根据杭州图书馆提出的“共享工程”,每个社区图书馆将设立电子阅览室,方便居民上网阅读。同时杭州图书馆向社区图书馆提供更多的报纸杂志等短、平、快纸质信息资源,以及VCD、DVD等影像资料。
据杭州图书馆的一位负责人说:“届时,杭州全市9家公共图书馆、76家社区图书馆、14家乡镇(村)图书馆组成图书联盟,都纳入‘一证通’运行体系。全市从城市居民到农民、外来民工都可凭借书证在全市城乡所有公共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并可A地借,B地还。”
“一证通”突破一馆借阅的限制,实现全区域通借通还的做法,使读者在任何地点均可享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联盟使原来每个馆馆藏图书从20万册左右上升到277.7万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担忧
“一证通”能否解除
“有书没人看”的尴尬
杭州几个社区的负责人普遍认为,“一证通”工程应该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社区图书室的利用率。因为它解决了社区图书室书少、更新慢这一最大问题。
但他们也认为,居民不去社区图书室看书原因复杂,并不是简单地宣传不够或者书籍品种单一、内容一般。“首先得引导广大市民,让他们愿意把部分休闲时间花在看书上。”
杭州图书馆的一位负责人则指出:“现在整个社会都处于阅读的低潮。喜欢看书的人、能够静下心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公共图书馆的借阅量都在减少,何况是社区图书馆。”
但她认为,有关方面对社区图书馆的宣传也不够,很多居民都不知道可以通过社区图书馆免费借阅杭州市、区和街道图书馆的书。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研究员也指出,现在的居民通过外界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电脑普及后,网络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书的需求普遍下降。“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比较少,比较珍贵,一本好书会被大家广为传抄。而现在我们这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没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看看书了。”
他认为:“这种现象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的消解也肯定不会是一天两天。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给市民提供读书的方便和良好的环境,并努力宣传、引导。只有当社会的整体环境发展、改善之后,读书的热潮才有可能重现。当然,在这个转变和等待的过程当中,社区图书室能够也应该发挥它的作用。”(27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