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江苏省司法厅提出了“对标找差、全国争先”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整合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动员公众直接参与法治实践等方式方面进行创新。
| |
普法骨干专业化。新形势下仅靠普法讲师团和普法联络员进行普法是远远不够的,应组织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员投身到普法实践中。去年以来,镇江市“法律人”共为农村“两委”干部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制讲座60余场次;举办法律咨询200余次;在全市607个村和306个社区中,为60%的村、社区发放了法律服务联系卡、70%的村建立了法律顾问。
普法学校层次化。在建立一定数量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以下各类法制学校。一是领导干部学法培训学校。培训学校可以和党校或其他部门联合设立,在党校组织领导干部培训时,开设法律教育课程,并进行相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领导干部档案。二是市民法制学校。依托社区、学校和企业,建立市民法制学校,将社区居民或企业员工组织起来,聘请法律志愿者、普法讲师团成员或企业法律顾问定期上法制课,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三是农民普法学校。在各行政村开展“建一个普法学校、编一个法制小报、办一个法律超市、培养一个学法示范户”的“四个一”工程。通过采取法制辅导、编印发放《法律进万家手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知识读本》等形式,提高农民学法的积极性。四是青少年法律学校。在社区中普遍建立青少年娱乐、健身和交往场所,为开展“青少年法律学校”创建和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提供平台。
普法阵地多样化。一是办好法制电视栏目、报刊专版和普法网站。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可快捷地传播法制理念,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办好“18”法制宣传广场。三是办好电子显示屏普法。积极探索通过电子显示屏等新型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广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口号,使法制宣传教育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在全社会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四是办好法制教育中心。有条件的地区,可兴建专门的场馆,没有条件的以高校或企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化法制宣传阵地。
普法管理制度化。“五五”普法应建立健全若干制度,以保障普法教育的实施,例如:重点对象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团制度、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审核制度、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党委中心组专题学法制度、学法领导责任制度、普法考核评估制度和奖惩制度等。
普法保障市场化。仅靠政府对普法经费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鼓励运用社会化、市场化办法筹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将法制宣传过程自然生成的各种产业化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以此弥补法制宣传经费的不足。同时,还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普法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岗位优势、设施设备优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各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去年以来,镇江市通过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成功创办了《法治12分》电视栏目、《镇江普法网》和编印了《“五五”普法干部读本》、《领导干部学法笔记本》、《新法赠阅》等,筹集资金40余万元。其采用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经验也得到了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
普法效益最大化。近年来,镇江市在组织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12·4”法制宣传日、“法律六进”等活动基础上,创新普法形式,开拓普法“亮点”,提高普法成效。
总之,法制宣传教育要取得较大进展,必须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始终坚持与各地客观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重大理论与实施的实际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才能使“五五”普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者是镇江市普法办主任、市司法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