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洪泽
一位日本学者在日本的中小学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称日本的许多学生为“四无族”,即“无力气、无责任、无关心、无感动”。为了比较研究,这位学者还到中国专题考察“中国独生子女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所见所闻同样让他感到忧虑,他认为中国孩子的最大问题是缺少责任感,他呼吁中国政府重视对中小学生责任心、爱心和神圣感的培养。
人大代表沙洪泽认为,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德育即生活,而道德不是教出来的,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要努力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平台,利用一切教育因素,如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版物及新闻媒体等,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首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是主渠道,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道德发展的载体。
据了解,哈师大附中多年来坚持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除了每年一度的学军、学工活动外,2006年,学校还与哈尔滨市红旗乡联合开展了“乡下有我三分田”活动,既让学生们学到了农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让学生在走进农户的过程中了解了国情,增强了使命感。
沙洪泽还说,考试这个指挥棒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令人欣慰的是,我省教育部门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今年,哈尔滨市开始对“中考”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评价内容为“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维度。以往中考后,高中学校只看分数,现在首先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书,看是否具备报考条件,然后再看分数。如果综合素质评价不合格,将不能报考。无疑,这5个维度就是为初中升高中设置了一道道德门槛。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