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大会上,12位政协委员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各位委员就政协职能、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设,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环保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成为各民主党派委员们关心的重点。
| |
让农民后代人人有书读
来自民进省委的委员说,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是当前“三农”问题亟待破解的难题。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县及农村学生有342.4万人,农村学生有235万人,贫困家庭学生比例占35%%左右,而贫困县还要高一些。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主要存在四个问题。其一是办学经费短缺,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低于500人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交纳的费用就不够应付学校水电费和食堂保本运营。其二是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有待完善,集中办学给农村家庭增加了伙食费、交通费等经费支出,低年级学生住宿也缺乏处理能力。其三是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城乡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观念老化问题严重,英语、美术、音乐专业学科出身的教师很少。其四是农村家庭收入偏低和教育观念落后对贫困子女入学产生不利影响,不少农民感觉子女没有“跳农门”的希望,就不再支持子女上学。
针对这四方面问题,民进省委的委员提出了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为乡、镇中心学校配备校车,制订城镇中小学青年教师下派支援、服务农村教育制度,将农村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融合的建议。
集中养殖减少粪便污染
来自民盟省委的委员说,随着我省畜禽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排泄物的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污染,许多畜牧业发展集中、规模较大的场、区、户,逐渐形成了人畜混居、粪便满地的问题。“一吨多的奶就要产生两吨多的粪便,1700多万头牛的粪便就是一个骇人的污染数字。”
民盟省委的委员建议,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污染处理技术,引导养殖户发展绿色环保型畜牧业。如,对像双城市这样养殖户数量多、存栏数量小、以家庭养殖以为主的地区,应建立“托牛所”,逐渐引导农民向集约化模式发展,同时创建有机化肥厂,使畜禽粪便实现资源化利用;依托大量剩余的秸秆和未能有效利用的畜禽粪便,生成沼气和肥料,形成生物质能循环利用的模式等。
社区医院有望成市民看病首选
针对百姓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委员会的委员们建议,应该建立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发挥社区的导诊功能,分流病人,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首诊单位。
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委员会的委员们建议,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使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规划布局、业务用房、基本设施、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和业务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进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同时,要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并建议从今年起,全省城区和县级市二、三级医疗机构中,凡晋升副高职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后,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3至6个月。以及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人才库,将一些退休人员以及高校毕业生引荐到社区,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小作坊成食品安全的重大威胁
日前,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在众多小作坊中,有一半多的小作坊企业没有被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畴。而从我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分析,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和黑加工点已经成了假冒劣质食品的主要“集散地”,是问题食品的“高产区”。小作坊已经成了食品安全的重大威胁。
为此,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副主委肖建民建议,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一个监督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明确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举报的威慑作用;加大食品质量监测的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