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月28日电(记者谢云挺)这几年,涉及百姓健康安全事件屡屡发生。此间召开的浙江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浙江省政协委员陆熙建议实施“每月健康警示”发布制度。
从福寿螺、苏丹红、咸鸭蛋到多宝鱼、桂鱼,从齐齐哈尔的夺命“欣弗”到各种整容手术失败的纠纷,一系列卫生健康方面事件的发生,给广大群众正常消费蒙上了一层阴影。
陆熙认为,从浙江的情况看,目前涉及健康安全监管部门不少,比如,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省工商局、省卫生厅等,他们分别在不同环节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体制如果协调不力,容易造成因管理缝隙带来的监管“真空”,让一些惟利是图的人钻空子。为此,营造一种值得百姓信任的消费环境,需要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制度。
陆熙建议,建立一个统一的对外发布平台,针对一段时间的消费热点和问题,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这项工作可以让以上提到的几个厅局负责,也可尝试请相关厅局的协会来承担。通过建立统一的对外发布平台,让广大群众明白,他们想知道的正是政府在关注的。
陆熙委员还就如何具体实施这一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季节变换过程中,及时发布对卫生保健的建议。
——遇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并在第一时间对本地市场供应情况进行抽查,公布抽查情况。
——定期发布对一些消费热点产品的抽查检测情况。针对一个时期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食品、保健品消费热点,给予质量上的抽检,对不合格产品及时曝光,并进行跟踪发布。
——定期在城乡一些主要农贸市场公布大众消费农产品的抽查检测结果,以及不合格农产品摊主的“黑名单”。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