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毁林伤景,砍伐树木制作高价棺材;死人与活人争地,占用耕地大肆修建墓地……这些和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丧葬习俗,在遵义县正随着稳步推进的殡葬改革而逐渐消失,当地农民“厚敛重葬”、“入土为安”的旧思想也逐渐在改变。
| |
遵义县从2003年11月在南白、龙坑两镇实施遗体火化和骨灰入墓集中安葬的殡葬改革以来,到现在已有22个镇(乡)实施殡葬改革。2006年,该县拨出10万元作为殡葬工作的专项经费,83万元用于镇(乡)遗体接运点道路维修。
“以前办丧事,在农村光是买最便宜的棺材都要1000多元,现在火化费、车辆费和在农村公益性墓地的安葬费全部加起来就800多元。很多群众从经济上也乐于接受了。”遵义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贾达礼告诉记者。
鸭溪镇实行殡葬改革前,很多丧家为了给亡者找一块“风水宝地”,不惜花重金,或用自家的良田去和别人家换土地。而今,丧家花几百元钱将亡者安葬在公益性墓地,不仅节约了金钱,还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目前,遵义县每村都有1至2个公益性墓地,相关部门对这类公益性墓地在绿化及占地面积上都做了严格的规范。该县31个镇(乡)均成立了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和殡葬管理所,指定了村居联络员,建立起由热心公益的村民组成的农村殡葬信息网络,对违反殡葬改革的举动及时监督举报。各镇(乡)还采取多种形式对实行殡葬改革初期的前几例死亡火化人员丧属实行奖励补助,对生活贫困无力支付火化费、车辆费的丧属,政府也给予了补助。
作者:钱诚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