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月29日讯 截至1月25日,全省年度综合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申报数量已经达到4843人,预计到月底将超过5000人。
据了解,从本月15日起,每天新增申报人数达300—400人以上,申报人数和进度比预想的要好。
| |
据了解,当前全省仍有一万多个高收入者在观望。个别纳税人担心,个税自行申报后将多交税。省地税局税收管理二处处长穆志忠解释,申报本质是对纳税行为的规范,并不意味着多交税,税务部门不会重复计税,还会退还此前重复征收、多征的税款。事实上,在目前受理的个税申报中,全省就有11个纳税人因为没有扣除“三险一金”,而多缴了税,地税部门经过核实退还税款12300多元。
也有一些纳税人担心,自行申报后自己的收入情况会被泄露。穆志忠表示,按照税法,税务部门会对纳税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对外公开纳税人个人收入情况,即使在税务系统内部,调用这些资料也有严格规定。这样做,不但不会对个人现有合法财产、收入造成威胁,还能有效保护合法收入。他举例说,一位工程师的年收入达到了50万元,但是工资收入只占到20万元,其余30万是他为其他单位做项目赚来的,按照规定,这部分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是合法收入。但如果这位工程师只申报了工资收入部分,对剩余的30万元未作申报。那么这30万收入的合法性就缺乏有效证明,一旦发生盗窃,或者产生财产纠纷,就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如果其他人证明这30万是他的,这位工程师就不得不交出。但是,如果他进行申报,取得了税务部门的完税证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据悉,我国个人诚信体系正在建设之中,依法纳税是个人诚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远的将来,是否诚信纳税将被记录到个人诚信体系中去,不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
年所得12万元如何计算?
市地税局有关人士解释,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以下11项所得合计达到12万元,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烟台:年收入超12万者开始自行报税 第一天申报者寥寥
本报1月4日讯(记者 许杰 孙长波 通讯员 德春 晓军摄影报道)“我年收入达到12万以上,今天就来主动申报。作为一名公民,这是应尽的义务。”在市地税局办税服务厅,一位办理自行申报的市民这样对记者说。今天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开始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天。截止发稿时,芝罘区范围内有3人自行申报。
山东3000多人自报个税 非劳动所得将被重点监控
如果你年所得在12万元以上,必须在3月底前自行报税。
1月21日,省地税局税管二处处长穆志忠谈起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一事,乐观地告诉记者:“原来预计全省有2万人需要自行申报,现在看远远不止这些,实际人数有可能翻一番。”
记者了解到,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人数和进度,均超过最初的预想。特别是1月15日以后,每天都新增三四百人,目前全省17城市已有3000多人向税务机关进行了个税自行申报,补缴税款上千万元,其中青岛、济南、烟台、淄博等城市相对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