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30日电(记者潘清、厉正宏) 对于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说,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农民工既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正在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农民工”成为委员提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的一份提案,呼吁在实施《劳动法》过程中增加“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内容。
提案说,上海在农民工保障方面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包括率先为外来从业人员设立综合保险制度,建立“来沪人员服务中心”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24小时举报热线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综合保险费的查处力度,将农民工子女纳入义务教育和儿童免疫保障服务范围等。但保障一般劳动者的《劳动法》在保障农民工群体方面显得相对不足,上海现行的有关法规也缺乏涉及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专门规定。
提案建议上海在实施《劳动法》的过程中,出台一些与上海经济地位相一致的措施和方法,使普通职工能够享受的劳动者权利也能在最大限度上惠及农民工。提案还呼吁,为涉及劳动纠纷的农民工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法律救济,并建议劳动保障部门在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作为社会法人代表农民工起诉。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的提案关注的是农民工的教育问题。提案认为农民工教育应分为市民教育和技能教育,而后者应由政府、企业、社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在建立有效、合理的技能教育费用分担机制时,可考虑让经济困难的部分农民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提前支取费用并逐步偿还。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忠泽则建议,政府应设立外来农民工职业培训基金,对在上海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且申领上海居住证的外来农民工实行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补贴。
“形成外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其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胡忠泽说。
除了权益保障和教育培训,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身心健康都成为政协委员们关心的问题,连农民工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这样的“细节”,也出现在了政协提案中。
“尽管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正逐步得到承认,各种制度和管理也朝着有利于他们权益的方向发展,但他们在工作地的地位仍处于下层,经常受到忽视。”杨浦区政协主席李文连说,这支庞大队伍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其文化需求能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值得上海给予更多的探讨和关注。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