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年来私人、私营企业客车额度投标拍卖的收入,保守估计已有近百亿元,这些钱究竟用到了哪些地方?”市政协委员沈以华在今年“两会”提案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记者昨天翻阅政协提案时发现,提出同样疑问的还有荣广润、李小林、苏乐慈、钱惠丽等委员。
| |
去年拍卖收入近25亿元
“最近,我和同事做了一个调查统计。”沈以华委员昨天告诉记者,“上海私车额度投标拍卖始于1986年,这些年来,拍卖的收入,保守估计已近百亿元。这笔钱究竟是怎样使用的?是否用得合理?政府部门应尽快把情况公之于众,答疑解惑,这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信心。”
沈以华掰着手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2006年,全市共投放私车额度65000个,平均中标价为38346.5元,全年收入24.9亿多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这笔钱,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如何使用。”
“上海私车额度拍卖政策实施多年来,虽然社会各方评价不一、争论不断,但实践表明,上海城市总体车流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交通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缓解。”沈以华认为,从现阶段来说,私车额度拍卖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好的办法要有好的监督机制。
上海社保资金案敲警钟
“由于目前拍卖所得完全由政府部门自行管理,不是收支两条线,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多市民质疑:这么庞大的资金中,到底有多少被真正用来改善上海交通条件了?”
沈以华认为,2006年上海社保资金案以及全国其他一些违法违规使用资金案件的教训已经敲响警钟,只有建立起透明、公开的使用、监督与管理制度,才能有效保障资金的安全使用,杜绝腐败的温床。
作为政府公开信息公布
荣广润等委员持同样见解。据荣广润透露,此次提案之前,他们曾向市交通部门咨询,了解到有关部门也已经关注到这一点,决定用3个月对此做专项审计。他建议,市政府可以此次审计为契机,建立公开透明的收支公告制度,并在使用上严格管理,确保这笔资金专项用于城市交通建设,不得移作他用。
沈以华委员认为,可以先选择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布,比如,先对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开;然后在试点反馈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沈以华告诉记者,上海是全国最早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城市,目前而言,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将私车额度拍卖收入使用情况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之中。
如何用市民应有发言权
沈以华认为,公布拍卖收入使用情况,只是对巨额资金监管的第一步,政府还应进一步改进、完善、健全这一制度,“因为这只是让市民知道钱用到了哪里。但是用得是否合理,是否用到了城市交通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发展公共交通需要的资金支持,可不可以从这笔钱中支出?这些都不应该由少数人说了算。”
沈以华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可建立百姓听证制度,让市民代表对‘用钱’的决策发表意见,这不但能让钱用得更符合民意,还能增强市民的参与感,增强整个城市的凝聚力。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郑裕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