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中国内地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不提高农民的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一个美好而成不了现实的梦
北京市社科院发布的报告说,北京有农民工310万人,其中57%以上想留京生存、定居。
| |
如此担心是有价值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说,“如果今后农业吸引力能增强,会有相当一批劳动力回乡,至少可以亦工亦农”。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无视一个现实,那就是大量农村需要的人才,以目前的农村状况根本留不住、招不回。
农民减少后,靠谁来建设新农村?从小到大,农村的孩子受到教育的大多是,“好好学习,以后去城里享福”。农村为城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很多都已经功成名就,在城市享受着现代生活。让他们再回到农村,无异于天方夜谭。
有文化的走了,留下的大都是文盲半文盲。依靠他们能建设新农村吗?目前,有一种说法,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中国内地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不提高农民的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一个美好而成不了现实的梦。
与中国农民减少的大趋势一样,美国这两年农民也正在大量减少。据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有400万农民,本世纪减少到200万。美国农业部长迈克·约翰斯说:“200万美国农民干的活比过去400万农民干的活还要多。”就是这200万农民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据统计,农产品出口已占到美国农业总销售比例的25%,2006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可能达到770亿美元。美国的经验是什么?以笔者理解,关键在两点,一是政府重视,二是农民素质高。
与美国一样,中国政府也一样重视三农,我们最大的差距可能还是表现在农民素质上。这一点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柄生博士认为,农民减少了,农村分散的土地有机会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经营。可问题的关键是,留下来的那些农民会不会搞规模化经营,能不能搞好?柯博士还认为,如果哪一天中国新农村建设达到了西欧的水准,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才流往城市了。而问题的关键是现在中国的农村达不到西欧水准,也就是说人才流向城市不可阻挡。于是,只有一条路给我们选择: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刚刚公布的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首次明确提出人才智力支撑。这无疑是建立在对农村现状深入了解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崭新理念。减少农民不是目的,帮助农民致富才是根本,而这,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素质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