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冯西园一些居民聚在一起聊天。社保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心病。张斌/摄
2007年,被定为门头沟区的“化解年”,一批关乎民生的遗留问题,将在这一年化解。
门头沟冯西园小区的居民们,希望在这一年解决自己的社保问题。
18年前,他们从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但却越来越不能负担“城里人”的生活。因为没有正式工作,他们没有稳定经济来源,而他们也没有被纳入社保范围,生活变得较为艰难。
获得社保,成为他们目前的最大希望。
城里人到农村拾荒
1月15日,清晨6点多,门头沟南部新城永定镇冯村,一位老太太掀着一个个垃圾桶,仔细翻找。每找到一个饮料瓶或纸盒,她都显得很高兴。
老太太叫韩忠金,71岁了,家在永定镇冯西园北区,是永定镇辖区内的6个城镇居民社区之一。
“现在都得早上5点多钟起来。捡破烂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早点去就没什么可捡的了。”韩忠金说,冯西园基本没人舍得扔东西,“我们都是走到冯村去捡”。
冯村位于冯西园北区以东约2公里,是永定镇的第一大行政村。1999年,冯村就已成为“京郊百富村”、门头沟的“首富村”、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韩忠金的三个儿子均已成家,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比较艰难。韩忠金靠拾荒维生,穿的袜子、鞋、衣服,基本都是捡破烂的时候捡到的。
韩忠金最头痛的事不是捡破烂,而是没钱看病买药。同样住在冯西园的杨有蓬也有同样的问题,今年85岁的杨有蓬,生活十分困难,腰腿疼痛的毛病长期无力治疗。生活困难的杨有蓬在1998年又回到了矿区北岭乡的老家,靠着在房前屋后种点地为生,重新过上农民的生活。
转非后“从喜到悲”
在冯西园,像韩忠金、杨有蓬一样生活困难的居民并非个案。
一直为大家反映社保问题的居民张秋明说,冯西园南北两区有3000多人,户口全部都是城镇居民,不过他们原来都住在北岭乡,紧邻原北京矿务局的王平口煤矿。靠着煤矿,村民们原来生活还算富足。
“那时候,大家的电费是大队出的,做饭、取暖的煤都是大队分的,房前屋后的地上还能种点蔬菜。”张秋明说,乡里还有一些自采的小煤窑,大家基本都能找到活干。
不过,距离煤矿太近,也使北岭乡的田地不断因采空被“蚕食”。1989年,北岭乡人均占有的土地不足0.5亩,北京市政府将全部村民转成为城镇居民。
“当时大家特别高兴。成为城市居民就意味着粮油供应、招工、子女就学等都比农民有优势。”张秋明说,转户口以后,北岭就有约200人被招去当了矿工。
1995年至1997年,北岭乡的王平口、白道子等10个村3000多居民全部搬下山,这是政府确定的煤矿采空区和泥石流多发区危改工程。
离开北岭乡,3000多人成为冯西园居民,他们彻底告别了土地和煤矿,从前的经济来源也成往事。
“现在吃根葱都得花钱买,只要脚跨出自己的家门,就得花钱。”张秋明说,近千居民如今大多已年纪不轻小了,不仅没什么收入,也没有社保,生活日益贫困。
多数人转非后无工作
根据北京现行的社保政策,居民连续缴纳15年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每月领取退休金,要想享受医疗保险需连续缴费至少20年。
不过,冯西园的居民只有很少一部分在1989年农转非时获得正式工作,顺利进入社保范围。
今年36岁的居民靳富利回忆,1989年,原北京矿务局在北岭乡招过矿工,他没有招上,但后来矿务局也没给安排别的工作。
靳富利说,转户口的时候,也没想过非得让矿务局安排工作。张秋明说,靳富利的想法,也是当时绝大多数北岭乡人的想法,另外,当时谁也不知道北京矿务局必须给大家安排工作。
一直到2005年上半年,张秋明等人才看到了市政府在1989年印发的《关于北京矿务局征用土地及安置劳动力等问题的批复》。批复提到,北岭乡、大安山等乡镇的18个村2085户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符合招工条件的劳动力由北京矿务局负责安置。安置有困难的,可委托安置,劳动力本人也可自谋生路,找不到工作的仍由矿务局负责安置。
张秋明说,当时,除了约200人被矿务局招到矿上以外,北岭乡其他居民都没有被安排正式工作。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煤集团,2000年,原北京矿务局与原北京煤炭总公司一起改制为京煤集团)信访办主任赵元良印证了张秋明的说法。
赵元良说,1989年,北京矿务局确认,农转非的6145人中,符合招工条件的居民共有1234人。主要条件是男性年龄在17岁至40岁之间,女性年龄在17岁至25岁之间。
“这已经放宽了招工的年龄限制,当时男性招工年龄一般都在18岁至35岁之间。”赵元良说,根据双方自愿的原则,原北京矿务局招录了466名工人,全部都是男性。
对其余5679名转非居民的安置问题,赵元良说,这些居民中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被转入新成立的北岭、色树坟、河北三个农工总场。
安置过程遗留问题
颇具时代特色的农工总场,不但具备企业色彩还具政府色彩,行使财政、税收等各种行政职能。
赵元良介绍,成立农工总场是原北京矿务局在1972年安置第一批农转非居民的成功经验,人们在其中发展养殖、林业等集体经济,独立核算经济,按劳分配收入。
他还透露,当年1131.8万元的安置经费也都被投入农工总场,用以发展集体经济。
不过,张秋明说,当年,农工总场并未成立,未被安排正式工作的居民依然和转户口以前一样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大队的公章也从未改成农工总场字样。
1993年,尚存成立疑团的“农工总场”寿终正寝。1993年11月,北京市实施政企分开,原北京矿务局工农区办事处被撤销,所辖农工总场(即各个行政乡村)的行政职能归还给原来的地方政府。
这样,北岭乡等又重新划归门头沟区政府管辖,大安山、河北等乡镇划归房山区政府。
此后,北京市政府曾拨款要求妥善安排矿区居民。不过,“不留后遗症”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居民们除了每人得到几千元的搬迁补贴以及搬进平房外,长久的生活保障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大兴模式”带来希望
2005年下半年,张秋明等开始向有关单位反映冯西园居民的生活和社保问题。他们先找到了京煤集团。京煤集团答复称:1993年,工农区撤销以后,原北京矿务局工农区对各村的管理职能已移交门头沟区政府,冯西园居民的生活问题应由当地政府解决。
2006年8月,张秋明等人看到一则消息,根据市政府2006年第17号令,大兴区政府为4739名征地农转非人员补缴了各种社保2亿多元,其中最早涉及到上世纪80年代农转非的居民。
这条消息对张秋明等人无疑像一针兴奋剂。于是,他们向永定镇、门头沟区、市政府的信访部门反映情况。
2006年9月6日,永定镇答复称,冯西园居民的生活和社保问题,镇政府多次向区里反映,并建议市有关部门尽早拿出解决意见。但由于此问题涉及面较复杂,目前尚无政策依据,大家反映的问题无法解决。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了永定镇的答复意见。
记者了解到,1994年4月,北京市政府针对1993年16号令以前征地安置的遗留问题,提出按照16号令的办法安置,但冯西园居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第二次被安置的机会。
由于错过这次机会,2006年北京市出台了第二个解决此类历史遗留问题的文件,也就是第17号政府令时,冯西园居民又不在解决范围之内。
不过,冯西园居民还是希望能像大兴居民一样,也能参照市政府2006年第17号令解决问题。
居民寄望于“化解年”
大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一科科长方国瑞透露,去年,他们给约100名在1987年、1988年、1989年农转非的居民也补缴了社保金。当年,这些居民转非后并未安置,1994年按有关政策参照16号令予以安置的,但未解决社保。
方国瑞说,此前,他们多次向各级信访部门反映。去年,区劳动部门向区政府、市政府多次反映了这群居民的问题,最终得到两级政府的支持。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征地处副处长关爱军表示,2006年的17号令适用范围是1993年16号文实施之后至2004年148号令实施之前,但各区县政府将更早以前的遗留问题也参照17号令解决,他们也没有意见。
“不过,要是区县政府不参照17号令解决更早以前的遗留问题,他们也不违规,关键看区县政府的态度。”关爱军说。
“我们也很想尽早解决冯西园居民的问题。”门头沟区政府信访办副主任阮书举说,他们已多次向区里、市里反映,并把冯西园居民生活困难的问题作为重点问题报告给了市政府有关部门。
阮书举说,目前市里没有给出明确解决政策,加上区里财政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市里的财政支持,他们也难以单独解决冯西园居民的问题。
据了解,依据2006年17号令补缴的社保,市政府、区政府和个人均需出资,比例为4:4:2。
阮书举透露,门头沟区政府将今年定为“化解年”,计划对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拿出解决办法。
“区政府最终会将哪些问题列入化解的范围,目前还没有确定。”阮书举说,一些问题最终还是要市里支持。
尽管如此,冯西园区的居民们还是希望他们的问题被列入化解范围,在这一年被“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