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人大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作出11处修改。最引入注目的一处修改是将“不断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把更多的执法资源下放到区县、下放到基层”改为“努力提高基层执法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认为,执法权力不应是简单下放,老百姓对基层执法存在的问题反映较多,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百姓利益,因此,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很有必要,如城市管理执法,仅强调下放,执法不当就可能激化与百姓的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整合执法资源,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切实做好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和行政赔偿工作。进一步理顺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的关系,明晰执法界面、执法职责等。
在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方面,增加了“在全社会引导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市教委主任沈晓明和市劳动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彭建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出现就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出在观念上,并不是真正缺少就业岗位。如大学生只希望从事管理等方面的岗位,低层次的岗位没人干,就业者对薪酬要求过高等。今后教育和劳动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先就业,再成事。”
在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方面,增加了“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字样。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现在社会上慈善意识有待加强,特别是企业家。当然,政府需出台相关措施,同时也需要监督,防止“好心人的钱用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