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甲》:丑陋“大片”
中央党校报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该片没有道德底线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最近发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东风对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的评论文章,标题为:丑陋的“大片”。
嗜血成性中国“大片”竟靠喝血赚钱
陶东风在文章中说,刚看完《黄金甲》的那几天,胃部不适感一直挥之不去。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观感,那就是:这是一部嗜血的电影。联系到其他几部同样嗜血的所谓“大片”,包括《夜宴》《十面埋伏》《无极》等等,真令人怀疑中国的大片是否到了嗜血成性、靠喝血赚钱的时代。文章说,想当年,中国电影界曾流行过一个弥天大谎:如果中国电影也像好莱坞大片那样有巨额资金投入,拿奥斯卡奖有何难哉?可如今,《黄金甲》的投资高达3.6亿元,结果却照样在进军奥斯卡的道路上折戟而归。文章认为,好的艺术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维持道德底线,永远是艺术的基本使命。不幸的是,国产大片中的暴力美学和暴力崇拜似乎在提醒我们:中国艺术中道德底线的瓦解已经是一个可怕的事实。正如有人说的,今天的张艺谋就是一个油漆工,只会把红色的颜料大桶大桶地往银幕上倒。
胡改乱编连基本道德判断都没了
文章说,国产大片大多喜欢表现所谓复仇的主题。但是,所有复仇者和复仇对象、统治者和造反者、权威和秩序的代表者或颠覆者、挑战者,几乎没有任何一方代表正义和良知。如果把《黄金甲》和它的原型《雷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会发现:改编以后,原先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都模糊了,正、反面人物的分界没有了。最明显的是:《雷雨》中的四凤在《黄金甲》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无辜善良的少女,而是一个参与了毒害皇后阴谋的谋杀犯。《雷雨》不是一部宫廷戏,它的重点在强调一种觉醒和反抗;《雷雨》里也有幻灭,但那种幻灭下伴随的是另一阶级的崛起,而且这个阶级是被赋予了正面的道德和价值内涵的。改编后的《黄金甲》则成为一个宫廷戏。改编后的故事人物,无论是利用暴力来颠覆国王的权威、国王所象征的秩序,还是同样利用暴力来维持这个权威和秩序,全都没有正当的理由。
道德缺位国产“大片”不如美国大片
必须指出的是:脱离了道德制约的暴力叙事具有严重的社会文化后果。只有正当防卫或除恶的时候,暴力才具有道德的正当性,是不得已而采用的除恶手段。暴力的合理性只是手段的合理性而不是目的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暴力叙事纳入道德的轨道。脱离了道德制约的暴力叙事,是对人类基本文明准则的违背。而这样的暴力叙事在我们的大片中随处可见。据摄影程小东介绍,《黄金甲》中的天坑追杀这场戏为的就是营造视觉高潮。他自称这是他从影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工作。近30个忍者从近400米的高空沿绳索滑下,香港最会飞的导演也没飞过这么多,这么高。这组镜头在片中仅有五分钟,但耗资三四百万。遗憾的是这个追杀场景除了炫耀技术以外,好像没有给我们更多的东西。相比之下,就连美国大片在嗜血方面也远远不如中国的大片。而且美国大片的道德感是鲜明的,是非观念是清楚的,价值判断是明确的。光有道德底线当然不足以成就伟大的艺术,但没有道德底线,任何所谓大片都只能是丑陋的。
·大家谈·
社会学者周孝正在央视说:《黄金甲》这样的电影“靠着骄奢淫逸、凶杀、暴力、色情去赚钱,应该受到严厉的批评”。他说,看《黄金甲》就是“受侮辱”。被问及如何看待《黄金甲》票房的成功时,他说:“那叫得了手的骗子。”
有网友看完《黄金甲》后这样说:也许冯小刚和《夜宴》、陈凯歌和《无极》都要感谢张艺谋和他的《黄金甲》,因为《黄金甲》的出现证明了《夜宴》和《无极》并不是寂寞的。
全国不少媒体策划2006年年终盘点时,都将《黄金甲》列入“十大烂片”。
好莱坞影视杂志《好莱坞报道》:《黄金甲》“令人失望,影片故事像一部糟糕的肥皂剧”。
好莱坞影视杂志《综艺》:《黄金甲》是张艺谋一部最怪异、最让人困惑的影片,充斥着歇斯底里繁华掩饰的宫廷阴谋和电脑特效打斗场面,让观众感到窒息。本组报道综合学习时报、央视消息
·小资料·
《黄金甲》票房还可以
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1月12日公布,2006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为26.2亿元人民币,其中《满城尽带黄金甲》全国累计票房收入已超过2.7亿元,占2006年内地票房的17%,并超越4年前《英雄》创下的2.5亿元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向3亿元迈进。
·人物简介·
陶东风,男,1959年7月出生于浙江。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