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03版)成都三次创建中涅槃
今天,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成都又将迎来一个大喜日子: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将亲手捧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桂冠。这是继成功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成都所取得的第三块金字招牌。
创模
告别“脏乱差”
创建时间:2001年—2004年
投入金额:累计投入200多亿元
创建成果:天更蓝、水更清、住得更舒服
“三年创模,既是成都的阵痛,又让成都脱胎换骨!”作为当年“创模大军”中的一员,成都市环保局一负责人感受极为深刻。6年之后,再次回顾创建“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历程,该负责人依然历历在目:窄小的巷子变得宽敞通畅了,交通拥挤的路口架起了立交桥,潮湿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新社区,整座城市已是日新月异,步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创模让成都更美了!”该负责人指出,从2001年到2004年,成都围绕治水、治尘、治脏、植绿,实施了城市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1亿元,实现动迁一片、盘活一片、城市景观改善一片的大转变。三年中,成都对省控189家超标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工业治污成效显著。三年中,成都投入60多亿元,完成154条中小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
目前,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良好;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99%以上;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连续三年达标率为100%;噪声达标区60.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
95%以上。
三年创模,成都市中心水域功能区水质连续三年达标率为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良好。三年创模,成都对城区7000多户、246条街道进行雨污分流整治,建成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成功实现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三年创模,成都投入120亿元完成了“城市森林”工程,中心城区新涌现出62个绿化广场和小游园,城市绿化覆盖率上升至36.7%。成都的城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创园
风景入城市
创建时间:2001年至2006年
投入金额:1525亿元
创建成果:是城市,更是公园
“五年创园,不仅造福了成都市民,为这座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锦上添花,也带动成都一道大步迈向现代化大都市!”谈起创园对成都城市发展的贡献,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刘光新作了这样的评价。从2001年正式提出“创园”口号以来,成都总共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投资1525亿元,成都园林、绿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内涵,让成都拥有了现代化大都市景观。
自从提出“创园”以来,成都就着力打造水系风景带。已建成长达41公里的锦江(府南河)、22公里长的沙河滨河风景带,104条中小河道两岸全部形成林荫带。
“五年创园,成都市的园林建设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刘光新表示,仅2002年至2004年,成都市用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全社会投入分别为30亿元、60亿元和65亿元。巨大的投入让城乡绿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9月,全成都已初步建成绿量充沛、景观丰富、结构健全、功能完备的城南、城东城市副中心,其绿化率大于35%。成都着力打造的“友爱村”、“幸福梅林”、“红砂村”等一大批集苗木花果、科研、生产、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休憩园林,让成都这个现代都市多了一道靓丽的田园风光,并成为成都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
通过创园,成都新增绿地500多万平方米,建成街头小游园436个,对104个社区进行绿化改造,457条道路进行绿化整治,新建了十个公园,整治百条绿化廊道,评选千个园林式单位、立体绿化项目;改造城区街道、进行广场绿化;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新辟三圣花乡、幸福梅林,启动了金牛两河、武侯江安河、成
华北湖等大型森林公园建设。
创佳
竞争力提升
创建时间:2006年4月正式启动
投入金额:不详创建成果:2006年旅游收入占GDP10
%“成都创佳不仅仅是让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盘活了资源,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2006年旅游总收入超300亿元,占GDP总收入的10%,整座城市都与创佳一道迈向了国际化!”谈起创佳,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董逊表示:通过创佳,成都以完善和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为举措,加快城市中心游憩区建设,形成集旅游、餐饮、休闲、购物、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旅游区域,城市旅游轮廓初现。通过创佳,成都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加快了文殊坊、锦里、耍都、桐梓林街等10个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通过创佳,成都基本形成了以星级饭店为主体,一大批经济型酒店和社会旅馆、乡村酒店为补充的旅游饭店服务格局,使成都的服务“软环境”跃上了新的台阶。通过创佳,对中心城区308座公厕进行了整治和改造,评定278座旅游星级厕所;建设大熊猫繁育基地直达三环路的旅游景观大道……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形象呼之欲出。
展望
创建之路成都“志存高远”
“经过近六年的创建,成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特大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谈起创建对成都未来发展的影响,成都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未来成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建成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森林覆盖率分别在40%、35%、38%以上,确保城市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功能将更为完善,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的将是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特大都市。
“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不是句号,创佳的路还很长很长!”在成都市旅游局局长杨小英看来,从今天开始,成都就将对旅游线路进行整合,推出精品路线;成立专业团队,实施专业化的旅游服务。成都将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借此带动成都的发展,计划培育一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企业15家,三亿元以上的特大型旅游企业1家;成都将突出抓好大熊猫生态旅游度假区、金沙遗址博物馆、都江堰—青城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建川博物馆聚落、天府华侨城、极地海洋公园、锦绣工场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入境游”突破瓶颈,在2007年力争实现入境游总量达75万人次,创汇增长2.6亿元。2008年,成都将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规模,全力将成都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城市。
“通过创园、创森的促进,成都园林、绿化有了长远而科学的发展计划,未来的创建活动,就是要让城市‘回归自然’。”昨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叶浪透露:下一步,成都将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城市绿化资源,打造出城市氧源林基地、城市水源涵养林和城市绿心,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目前,成都正在着力打造三大重点工程:一是“城市之肺”工程,将依托熊猫生态公园和植物园以及周边的山地丘陵,通过扩展连片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市氧源林。二是“城市之肾”工程:成都城市的水源涵养林建成后,将通过“湿地”过滤掉河水中的污迹;将在城市西北主要水源方向,各建设2平方公里的水源涵养林及湿地;在市域范围内的河道两侧建设20-5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带和湿地,长度共约150公里。三是“城市之心”工程,将在市中心打造绿色空间。绿心工程的建设将在城市中心区拆房建绿,形成总面积约30公顷的城市绿心公园,并在城市热岛强度大的区域建设多个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0公顷。
建议
成都需要独特形象定位
“创佳成功了,对成都是件大好事。”在谈及成都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时,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明确指出:像“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样的桂冠,对成都来讲是越多越好,这充分证明成都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内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这些桂冠产生的“集成效应”也非常大,都会使成都市民的生活更美好,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但是,对于成都整个城市未来的形象定位却需要仔细研究:像“锦官城”、“芙蓉城”、“东方伊甸园”等等,都不能代表成都。未来成都的形象定位,要充分继承成都的历史文化;要充分发掘成都独特的、世界唯一的特色;要充分选取稳定性强、可持续性的形象定位。李后强表示:今后,省政策研究室将对成都形象定位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和把握,与成都一道,找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符合成都的形象,来向全世界展现。
本组稿件采写记者杨东实习生刘若辰李佼娇
链接
西班牙记者镜头看成都
昨日下午,8名西班牙记者抵蓉,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成都旅游。
昨晚8点,8名西班牙记者开始了行程的第一站———锦里一条街。刚抵达锦里,8名外国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分散开了,快速地融入了热闹的人群中。红灯笼、摊糖人、中国结、漂亮的女孩,都被定格在了他们的画面中(下图)。
在成都的5天时间中,西班牙媒体考察团将游览成都的标志性景区景点,包括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星堆、文殊坊、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记者陶颖实习生余力摄影刘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