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区公滨路114号院内的哈尔滨市自行车工业公司如今已更名为哈尔滨技师学院,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以及实训基地等都将在年内陆续竣工投用。
工厂变学校,在哈尔滨国企改革历史上不乏先例。
整合“困难”出新路
在哈尔滨,105.95万产业工人中只有技师和高级工人8.62万人,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现象近年愈来愈突出;与此同时,全市每年又有新增40万人的就业压力。建一所标准的技师学院,将现实和潜在的就业压力转变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力财富,成了摆在市劳动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
2005年春,一纸《关于组建哈尔滨技师学院建设项目立项的请示》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到市发改委。劳动部门提出,要以黑龙江商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依托,并入其他职业技术学校,创办全省第一所技师学院。随后,市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处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批准立项。经测算,如果买地建这所学校,至少需投入资金4亿元。
钱从哪里来?困境中,市政府主管领导在提出“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技师学院建设问题”这一思路的同时,提醒劳动部门“从国企改革、职工‘并轨’中找出路”。当时,国家为配合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在黑龙江省推行完善社保体系试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为哈尔滨解决国企改革中职工安置这一老大难问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是,一些困难企业因拿不出“并轨”所需的1/3自筹资金,正焦急地看着机遇从身边溜走。
把两个困难放在一起,决策者灵机一动:由学校兼并企业,把企业的生产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办一个前校后厂、产学一体化新模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既解决了建新校区“钱从哪来”问题,又解决了企业改革“人往哪去”难题,岂不一举两得?
2005年7月,哈尔滨技师学院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正式成立。几经周折,哈尔滨自行车工业公司被锁定为收购对象。
用自行车生产线“生产”技工
始建于1958年的哈尔滨自行车工业公司,属国有中型企业,当年生产的“孔雀牌”自行车曾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称号。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该厂产品成本高、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暴露无遗,生产逐步萎缩直至停产。500多名留守职工靠加工汽车配件、医疗器械、钢木家具等维持着自身和800多名离退休人员的生计。到技师学院接手时,公司已欠银行贷款及各种税款近2亿元。
这样一家负债累累的企业能被技师学院选中,除了这里有20多万平方米可用土地外,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保存完整的生产线和技工队伍。原商业技工学校校长、现技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朱荣欣告诉记者:当他带着师生走进这个工厂,真是眼前一亮。只见宽大的厂房里,由270多台(套)设备组成的机械加工生产线相当完整,甚至只要一送电就能马上运转起来。许多当年的生产能手、劳动模范也还都在岗。
“上哪儿能找到这样‘真枪实弹’的实训基地?又上哪儿能请到这些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直到现在,这位多年致力于探索新职教模式的老校长谈起当时的感受还激动不已。在他看来,哈尔滨自行车工业公司的现有设备虽然算不上先进,但完全能够“生产”出优秀的技术工人。
2005年12月,技师学院与自行车公司正式签署兼并协议。兼并过程分三步实施:第一步,自行车公司按国企改革程序全员“并轨”,由技师学院出资对在册职工按照国家政策解除劳动关系。第二步,技师学院出资对企业实行承债式兼并,双方于2006年3月完成资产过户。第三步,技师学院根据实习企业需要和职工自身情况,重新聘用原企业职工,一部分留在校办企业从事生产,另一部分成为实习指导教师。
很快,自行车公司的3万平方米车间经改造变成了技师学院实习基地,1.5万平方米的教学主楼和3万平方米的宿舍楼也破土动工……2006年8月,继黑龙江商业高级技工学校之后,哈尔滨市工业技术学校、哈尔滨市经贸技术学校、哈尔滨市电子技工学校和哈尔滨市机电技工学校等4所技校也并入哈尔滨技师学院。当年,整合“五校一企”资源组建的新学院就招进了首届千余名新生。据了解,2008年,哈尔滨技师学院将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各类中短期社会化培训达1万人,高级技工(包括技师)在校生比例不低于40%。到2010年,这三项数字将分别达到1万人、1.2万人和60%。届时,这里的规模将跨入国内职教基地一流行列。
让教学与生产“零距离”
黑板上“开机器”,书本里“查故障”。国内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教学过程远离生产过程现象,是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差、适应岗位需求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为这,“两三年工作经验”成了众多用人单位选聘技工时约定俗成的“硬件”。
刚刚创造了职业教育创办新模式的哈尔滨技师学院,如今全方位探索的办学新模式直指上述症结。按照“专业服从市场、学制服从生产、教学内容服从岗位需要”的办学思路,他们提出,要把生产过程系统化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系统化的生产过程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记者在这里发现,传统的“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变成“以实训为中心”,过去按学科体系和知识的系统化安排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被他们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生产过程即为教学过程”。
现在,“一体化”三个字在哈尔滨技师学院无处不在。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规定上岗教师每两年至少有3个月直接参与生产;首创一体化教室,把传统教室与过去单独设立的模拟实验室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沿“模拟实训—生产实训(小生产)—生产”这条“生产线”走向市场;编写一体化教材,把模拟下来的生产过程分成若干模块,按知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安排教学……据了解,尽管技师学院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已有百余家省内外用人单位冲着这里教学与生产“零距离”的办学模式前来预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在学院新校区开工当日就与其签约,把这里作为国际焊接技师联合培养基地。焊接所负责人称,这里的办学模式与他们培养人才的理念完全吻合。
过去眼瞅着好端端的生产线晾着没活儿干的原自行车公司职工们如今都憋足了劲,据说当初的企业改革方案在职代会上是以85%支持率高票通过的。原企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曾有开发商看好了工厂这块地,要买下来倒卖地皮,可听说厂里的设备只能当废铁卖掉,职工们感情上过不去,坚决不答应。这回技师学院进来了,职工和设备都有了用武之地,这好事真难找。”说起给学生们当实习指导教师,职工们更是热情高涨。原总工程师庄树凯说:“我是师傅带的最后一个徒弟,今年都50多岁了,再不抓紧培养接班人,将来的车床谁开?”而锻压能手李亚学已经报名读起了EMBA课程,他说要为将来上讲台提早做准备。
“困难”是什么?从创新中一路走来的哈尔滨技师学院,在为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发展新职业教育和困难企业脱困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困难,是没有找对时空位置的潜力和机遇,没有困难就没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