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小传
浙江省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教师、班主任。2006年10月31日赴埃塞俄比亚从事为期半年的计算机教学志愿服务。
图为徐莉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去年9月的一天,在一节主题为“尊重”的德育课上,徐莉在讲台上告诉学生们要尊重别人、尊重集体、尊重社会。讲到尊重社会时,徐莉说:“大家看到楼下的招聘启事了吗?去非洲,去埃塞俄比亚工作。那里的国家比我们穷,生活条件比我们差,但是我们国家打算去帮助他们。我在网上看到有很多人报名参加,因为他们尊重这个社会。”
讲到这里,一个学生问她:“老师,您报名了吗?”“看着学生清亮的眼神,我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去非洲!”徐莉在博客中写道。
回到家里,徐莉惊讶地发现丈夫刘子延正在浏览这次服务埃塞俄比亚活动的网页。“我们从大学起就一直很有默契,经常会不约而同地做相同的事情。没想到,这次又不谋而合了。”徐莉笑着说。就这样,默契的夫妇二人同时报名,经过两次面试及体检后,两人一起获得了去埃塞俄比亚做志愿服务的资格。
虽然出发之前,徐莉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但初到埃塞俄比亚,还是很难一下子适应非洲的高原气候,再加上旱季和饮食的原因,第一个月里,徐莉一直时不时地流鼻血、拉肚子,手臂上被咬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包。
我说,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吧。徐莉笑着说:“西餐也好,英吉拉(当地的一种食物)也好,我从来不饿肚子,要是弄出胃病来,不仅自己受苦,也会影响工作。”她认为,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一定要务实,不要去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但是一定要学会照顾自己。“很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其实是一种能力,不要说谁比谁惨,要看谁比谁能更快地适应,更快地开展工作。”徐莉自信地说。
在我的要求下,徐莉带我们参观了她所服务的单位。乘电梯到9楼后需步行上楼,背着笔记本电脑的徐莉脚步很轻快,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楼梯拐弯处的交换机。大家开玩笑地说:“看来你对大楼里的布线、端口和走向已经了如指掌了。”徐莉说:“是啊,都两个多月了,这栋大楼的网络拓扑图早在我心中了。”
刚到工作间,就来了几位当地的黑人同事。热情问候过后,徐莉说:“这个时候通常由我给同事们上图片编辑课程。”
我问她:“听说你刚来埃塞俄比亚时打算去学校教书,还准备了许多在课堂上用来激励学生的小礼品。后来没有被分配到学校,你是不是觉得很遗憾?”
“不,我很庆幸。”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原来已经有3年多工作经验的徐莉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我对当地的孩子所知甚少,如果让我马上工作,起码开始有一段时间是在拿学生做没有把握的试验,这对孩子们太不公平了。相反,新闻部的工作令我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每到周末,徐莉的时间并不宽裕,大部分时间都在配合搞宣传工作的丈夫做采访,记录其他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由于是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手机信号好,网络通畅,所以她这里几乎就是联系志愿者和家人的中转站。国内有事情一时找不到人,一般都会找徐莉,有东西带过来,也都是先和徐莉联系,然后她再想办法往各处送。
“有一次是一大把美元啊,我很感激志愿者家属对我的信任。”徐莉自豪地说:“还有一些中国来的商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找我,例如修电脑、写邀请函、办理签证等等。”
徐莉服务所在部门的两位负责人提起中国志愿者来赞不绝口。一位名叫Desta的说:“lily(徐莉的英文名)为我做了我的个人网站,你可以去访问它,那里有我们的照片。她还是我的老师,教我怎么编辑和设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