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姿”不再东倒西歪,但外伤感染仍是一枚“定时炸弹”
本报讯(记者任荃)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和“静养”,上月下旬在长江口落难的巨型中华鲟(本报1月20日、21日头版曾作报道)伤势已基本得到控制,病情日渐好转,原本无力动弹的身体现在游起泳来不再东倒西歪。
半个多月来,“病榻”上的中华鲟一直处于“重症监护”之下,由十余位专家组成的抢救小组,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尽管至今无法进食,但日夜守护在旁的专家却能从“泳姿”上看出它日渐恢复的迹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博士告诉记者,前阵子,因伤势较重,刚入“病房”的中华鲟无法动弹。后来经过救治,时而能摆尾游动。这几天,随着体力的恢复,它已经找回了游泳的感觉。
庄平表示,目前,影响中华鲟康复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它的外伤感染,这仍是一枚“定时炸弹”。据了解,中华鲟的尾部伤势最为严重,有的地方连软骨都露出来了,如此大而深的伤口要完全愈合,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中华鲟又是水生生物,再好的外用药,一到水中,效果也要打个折扣。
“中华鲟的外伤依然存在大面积爆发感染的危险,这是抢救小组最担心的事。”庄平说,春节期间,特别看护组将日夜守护这个特殊“病号”,而救治方案仍将以消炎为主。至于它何时能回归自然,恐怕要等到农历新年之后了。
|